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潮南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口腔用品和精品文具4个主导产业各具特色、集优成势。其中,纺织服装业是潮南区传统支柱产业,日益勃发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2024年以来,潮南聚力打造纺织科技产业园,两英龙岭、风华、高美三大工业园,胪岗新港科创园、现代珠宝创意产业园,以及司马浦仙港工业园,峡山科技工业园,陈店北新工业园共九大园区,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技术向新,企业向上,产业向高。近日召开的汕头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潮南区要高标准打造汕头潮南产业园省级园区”,为新一年发展把舵定向。
科技赋能
产业发展向“新”而行
产业经济是一座城市向上的原动力。在潮南区,不仅有全国第二大牙刷生产基地,纺织服装也是一张响亮的王牌。
作为传统优势产业,潮南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厚实、特色鲜明。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来一补”加工起步,经过40多年发展,目前是全国最大、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最密集的家居服装、内衣和内衣面辅料及其配件原产地之一。
高标准打造汕头潮南产业园省级园区,汕头市潮南区纺织印染产业园(下称“潮南印染园”)是“重头戏”。从发展视角看,该园区近年来通过集聚环保效益,补齐补强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为全国印染工业园区建设及升级改造提供示范样本。
潮南区纺织印染产业园加速集聚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资源要素,形成了纺纱、织布、印染到服装的产业链条。
走进潮南印染园,一条条环保蒸汽管道将厂房“并联”,一台台智能生产设备满弦“开弓”……“热气腾腾”的生产场景,映射出纺织服装产业的绿色蝶变。
自建成以来,潮南印染园加速集聚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资源要素,形成了纺纱、织布、印染到成衣的产业链条,和以印染助剂为主的精细化工配套产业和仓储物流等相关服务产业,为全区打造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支撑。
众行方能致远,对潮南印染园来说,引入高端环保纺织新材料项目后,为产业格局带来明显变化。于2024年11月初投产试运营的汕头德美实业有限公司项目一期,该公司自主开发的匀染剂、固色剂、有机硅等系列纺织化学品将为园区印染企业提供便利、节约成本,为园区印染产业延链强链赋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据悉,该项目丙类车间共有4层,反应釜、混合釜等核心设备一应俱全。汕头德美负责人江李胜告诉记者,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1人可以看管3套反应釜,项目投产后,公司自主开发的匀染剂、固色剂、有机硅等系列纺织化学品将为园区印染企业提供便利、节约成本。预计一期产能2万吨/年,年产值1.6亿元。
创新成果频现,形成了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矩阵效应”,掀起了园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新一轮浪潮。
为进一步优化整合园区资源,潮南印染园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一体化智慧园区,持续助力园区高效生产运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更高端、更智能、更绿色发展,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打法”
“五新一提升”引领发展突围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面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时代命题,潮南以“五新一提升”的创新“打法”引领发展突围。
“五新一提升”,即导入新产业、支持新研发、拓宽新投入、引导新入园、开辟新市场,以及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改造提升。
在潮南,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低空经济等,呼之欲出。导入新产业就是要培育壮大这类产业,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科技创新、应用场景的趋势和动态,探索建立投入增长机制,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有效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对潮南来说,支持新研发就是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四上”企业,用好各级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全力实现研发创新新突破。
而拓展新投入主要是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以抓好工业投资、园区基础设施投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招商引资、新增工业用地五件大事为重点;引导新入园则是以“九大园区”建设提升“万亩千亿”级产业平台承载力为带动,提高全区企业入园发展比例和集聚度,降低入园企业经营成本,规范入园企业管理,孕育新质生产力;开辟新市场是要创品牌、拓市场,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深入实施“潮南优选”品牌建设行动,支持更多特色鲜明、品质过硬、有口皆碑的潮南优质产品、优质企业走出去。
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改造提升是要抓好四大传统支柱产业提质升级,探索建立传统产业“链式改造”机制,抢抓超长期特别国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等国家重大政策,加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实现改造提升,拓展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场景,推动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勇于探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才是高标准打造汕头潮南产业园省级园区的必答题。
文/图:南方+记者 张伟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