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会议室里,76岁的李先生神情平和,声音里透着感激与从容,安然地讲述着自己与病魔缠斗17年的经历。
“第一次是植入起搏器改善心律,第二次是接受二尖瓣钳夹术改善心衰,这次是进行三尖瓣钳夹术。我很幸运,在这些前沿技术的帮助下,能重新拥有健康的生活。”回顾三次心脏手术经历,李先生感慨万千。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顺利为李先生实施中国内地首例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下称“三尖瓣钳夹术”)。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表示,三尖瓣反流是一种严重影响右心功能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经导管瓣膜修复成为结构性心脏病诊治领域新的治疗方向。
微创钳夹“订”住瓣膜漏点
2007年,李先生被确诊心脏病。十余年来,他长期依赖药物治疗,病情却始终未得到有效控制。“那时候晚上根本不能平躺睡觉,还要靠吸氧维持短暂的睡眠。白天连正常行走都很困难,日子过得很辛苦。”李先生回忆道。
2018年,李先生病情急剧恶化,突发重度心衰。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至30%,脑钠肽(BNP)指标飙升至5000多,命悬一线。该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样新迅速为其实施了心脏再同步起搏器(CRT)植入手术,成功提升了他的心功能,帮助他恢复了基本的生活能力。
然而,李先生心脏的二尖瓣和三尖瓣重度反流问题依然存在。2023年,陈样新团队为其成功实施了二尖瓣钳夹术,缓解了部分反流情况。尽管术后心律失常和心衰症状有所改善,但李先生仍因三尖瓣重度反流饱受胸闷、气促的困扰。影像检查显示,李先生的三尖瓣环扩张,已发展为严重反流,必须从三尖瓣“下手”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该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麦憬霆形象地比喻三尖瓣的结构:“如果从俯视角度看,三尖瓣的三个瓣叶围成一个环。如果瓣叶对合不好,就像阀门关不紧,血液会倒流。”
而三尖瓣钳夹术的原理,就像用“订书机”将瓣膜对合不良的边缘精准地“钉”合,减少反流,恢复瓣膜的正常功能。
该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邓冰清进一步解释,三尖瓣钳夹术在心脏彩超的精准导航下,通过股静脉途径将钳夹器械送入心脏。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医生精准地将对合不良的瓣叶夹合在一起,像“订书机”一样稳稳地固定瓣膜,减少反流。
陈样新介绍,李先生术前三尖瓣反流已达到最严重的五级,通过钳夹术后反流降至二级,心脏功能明显改善。相比传统开胸手术,三尖瓣钳夹术不开胸、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次日李先生即可下床活动,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港澳药械通”助力“心”技术落地
王景峰表示,20年前,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几乎完全依赖开胸手术。这种方式创伤大、风险高,术后恢复慢,尤其对高龄和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而言,风险更是成倍增加。
三尖瓣反流既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之一,又是常被“遗忘”的瓣膜疾病。王景峰指出,三尖瓣反流往往病情进展隐匿,有效疗法匮乏。传统外科修复或置换三尖瓣的手术风险极高,死亡率高达8%-10%。而微创介入技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为瓣膜疾病治疗带来了新方向。
陈样新介绍,三尖瓣钳夹术是一项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直到2024年美国才正式开展临床应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凭借“港澳药械通”政策优势,将这一国际前沿技术快速引入国内,实现了与国际几乎同步的应用落地。
该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周淑娴坦言,三尖瓣钳夹术对手术团队的要求极高。这是因为三尖瓣瓣膜薄、结构复杂,加上李先生的三尖瓣是四叶瓣,而且心室内还有电极导线,极大增加了手术难度。“我们必须在超声影像下精准操作,既要夹合瓣膜,又要避免损伤电极导线,这对团队的技术储备和配合默契要求极高。”
为了确保手术成功,陈样新团队提前一年开始技术储备,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邀请香港专家现场指导,反复演练操作流程。
“75岁以上人群中,二、三尖瓣反流的患病率高达10%~20%,其中三尖瓣反流占了很大部分。”陈样新说,传统开胸手术风险高、创伤大,许多患者因此错失治疗机会。而三尖瓣钳夹术,为这类高风险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不过,并非所有三尖瓣反流患者都适合接受该手术。陈样新强调,患者必须经过精确评估,确保瓣膜结构和身体状况符合操作要求,才能接受这项微创治疗。
南方+记者 厉思璇
通讯员 黄睿 杨莹 麦憬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