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蓝色引擎”,珠海万山这样干

南方+

1月15日,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2025年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瞄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蓝色引擎”目标,全力打造现代海洋特色经济,持续深入推进“广东省最美海岛”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海岛新样板建设,为南海明珠增色添亮。

笔者会上获悉,万山区2025年GDP增长目标是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海洋渔业、海岛旅游指标争取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万山区将以产业发展为支撑、项目建设为抓手、风貌提升为重点,确保2025年实现海岛“百千万工程”特色新、亮点足、成效好。

会议指出,要加强海岛开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全盘统筹,突出“从山顶到海洋”立体开发,“一岛一品”提升海岛风貌品质。同时,把提升风貌形象作为打造“百千万工程”海岛新样板的首要任务,以“一岛一风貌”“一岛一特色”实施海岛风貌管控,持续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加快海岛特色“七个一”项目建设。

针对海岛经济长期依赖少量总部企业,服务业经济贡献占比超过50%,基础不牢、稳定性不强的现状,要突出抓好镇域经济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聚焦海洋牧场、海岛旅游、海洋新兴业态有的放矢开展招商。要突出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千方百计盘活闲置低效物业,加快推动海洋牧场“补改投”试点落地。

大力发展现代海洋特色经济

会议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向海图强,深挖海洋多元价值,进一步做好做足海的文章,全链条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做强高品质海岛旅游,发展海上新质生产力,助力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

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聚链成群”。深化完善“用海一张图”,推动第二批整体海域使用论证。谋划新增更多优质海洋牧场项目,实现2025年新增重力式网箱75口、建成养殖平台9座、养殖工船1艘、新增养殖水体64万立方米。完善海洋牧场岛基配套,引入种苗、养殖、仓储、加工、消费等产业链各环节,打造“种苗培育+深海养殖+岛基配套+湾区消费”一条鱼产业链。

推动海岛旅游“串珠成链”。聚焦“一岛一品”,构建各岛特色旅游主题品牌,建设更多景观设施、网红打卡和旅游配套。拓展“体育+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等一批具有海岛特色的“旅游+”项目。

推动海上新质生产力“聚势积能”。探索构建海岛低空经济全场景应用示范,着力构建海岛全域低空无人机客货运交通网。加快海上新能源应用,探索“风电+养殖”新模式,以能源结构全面绿色转型。

坚定不移统筹发展和安全

会议指出,保安全、护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万山区将把安全发展贯穿到各领域全过程,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海岛、法治海岛。

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稳妥化解海岛房屋确权、劳资纠纷等领域风险。着力加强公共安全系统施治,加快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充分发挥治安防控最小应急单元作用,强化社会面巡防,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着力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健全做群众工作的体制机制,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双报到”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规范建设人民调解室,持续提升“1+6+N”基层社会治理成效。

撰文:谢静怡

编辑 刘梓欣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