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工业重镇如何“加码”人文经济?里水有了路线图

南方+

预计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关口后,里水持续加码“人文经济”。

1月15日,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召开,会上公布了2024年系列发展成果,包括工业总产值预计超1500亿元,新引进超亿元项目24个、签约投资总额191亿元等。会上,该镇更是直面产业结构待优化、人居环境需提升等挑战,并提出“12447”政府工作要点,为里水2025年高质量发展精心绘制了路线图。

“人文经济”一词在大会报告中被频繁提及近10次,从中可看出里水奏响“做旺人文经济”强音的决心。接下来,里水将建设四大示范区,全力推进世界功夫小镇、海豚湾周末焰火晚会等重点项目,加快构建“两河三湾、一山一岛”生态文旅发展格局。

为何里水发展人文经济如此用力?这要从1月10日召开的南海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说起。那场会上,南海提出要奋力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建设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在此背景下,以人文力量为引领,实现发展逻辑、模式的转变,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正是千亿工业大镇里水为“再造一个新佛山”和南海区人文经济示范区贡献里水力量所作的一次重要探索。

1月15日,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召开。陈雪婷摄

文旅融合

人文艺术之花遍布里水

“全年接待游客超300万,限额以上住宿业增长27%。”会议现场,里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余海生以一组数据总结了过去一年里水以人文力量带动经济发展的亮眼成绩。作为南海区唯一入选全省首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的镇,里水镇一直以来都是南海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文旅融合的先锋。

2024年,首次提出把人文经济作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突破口,这一年,南海人文经济蓬勃发展,正式进入人文经济元年。2024年,也是里水文旅活动遍地开花,文商旅项目纷纷落地的一年。

从岭南新春水上花市的盛况空前,到世界功夫小镇项目的签约落地,再到大湾区首个烟花秀主题文旅项目落地贤鲁岛,里水镇以一系列文旅项目为引爆点,推动人文与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贯通与交融。

2024年12月28日,“贤鲁岛之夜”焰火晚会精彩上演。 廖明璨 摄

2024年12月28日,“贤鲁岛之夜”焰火晚会精彩上演。 廖明璨 摄

2024年以来,里水全域创A行动取得显著成效。自《里水镇村(社区)创A级景区工作指引》印发以来,各村(社区)纷纷行动起来,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项目,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去年12月,赤山古村文化旅游景区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北沙村也推出了红色革命沉浸式体验项目。在此基础上,里水发布乡村研学五彩线路29个研学点,带动超万名学子走进乡村看振兴。

此外,里水也以人文力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11月,大步袜子博物馆、大步袜业组织生活馆的建成投用,也为里水传统产业注入了更多人文色彩。此外,里水也推出建筑美“里”计划,组建“建筑美里”智库,建立建筑风貌外观设计管理机制,发布企业、产业园区、公共建筑等项目外立面设计导则,推动建筑美学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相融合,建设一批百年美企。该计划也是2025年里水重点实施的七大计划之一,将有力助力“艺企同行”,提升里水城市面貌。

链式发展

以龙头项目带动里水文旅腾飞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思朴设计创始人李凤禹说,文化是城市最大的不动产。如何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同时带动经济产业的发展,对于镇域来说,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考验和挑战。

作为工业总产值连续7年超过千亿元的工业重镇,里水始终坚持制造业当家,近年来,里水在产业发展时注重强调链式发展,对待文旅项目,同样是以产业思维和运营思维来招商。

“在文旅项目招商时,里水不是拼数量拼瞬时热度,而是要看这个项目能否带动更多产业落地。”里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邱安邦说。

以世界功夫小镇项目为例,该项目首期投资3.5亿元,将在里水打造功夫文化片区,弘扬佛山功夫文化,丰富里水花月夜岸线元素,打造流潮社区农文旅融合示范区。

但引入该项目,里水不仅要打造精品武术演艺体验项目,助力南海加快打造演艺新高地,更要借此机会积极整合镇域景点资源,以功夫为魂、以水乡为韵,串珠成链助力文旅出圈,加快打造广佛现代文旅潮玩目的地。

世界功夫小镇(里水)特色文旅项目签约仪式。陈雪婷 摄

里水的底气来自丰厚的家底和多年来的传承。功夫文化是佛山市十大传统文化之一,更是人文经济的重要组成。佛山是著名的武术之乡,而里水与武术、功夫也有着深厚的渊源:这里是白眉拳和五郎八卦棍的发源地,广东最后一位武状元——姚大宁就是里水人。得益于功夫文化根基深厚,里水目前拥有市级武术非遗传承人1人、武馆9家,习武人数超1000人。

此外,近年来,里水深入挖掘资源禀赋和功夫文化内涵,在融合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条岭南水乡特色的文旅体验链。如在展旗楼内设立武术文化展示专区,探索功夫文化深度体验;融入“水上南海”战略,结合夜游项目,推出白眉拳元素的特色夜游体验线路等。

“贤鲁岛之夜”焰火晚会项目上,里水同样展现了对文旅项目的链式发展产业思维,以及消费视角与运营视角。

作为全国首个市场化运营的沉浸式烟花剧场,该项目首场演出引爆线上线下百万流量。该项目不仅让里水成功跻身湾区烟花首发地,成为佛山烟花演艺新高地,更重要的是,激活了里水的“过夜经济”。据统计,12月28日贤鲁岛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酒店、民宿、餐饮等均获得了大幅增长。

活动当天,多位游客均是早上先前往百花园赏花或到展旗峰登高,下午再到贤鲁岛露营、骑行,尽享美食与夕阳之美。当夜幕降临,一场震撼心灵的沉浸式烟花秀,为这场精致的“微度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我们发展人文经济,就是为了满足大家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为了让大家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余海生说。

深度贯通

四大示范区助力人文经济再升级

新的一年,南海进入人文经济新阶段,里水也加快探索从起步初期的集中力量攻文旅,向以人文力量推动整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转变、发展模式之变。

“要将人文经济作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突破口,持续挖掘‘山、水、岛’等生态资源,探索人文与经济深度融合路径。”里水镇党委书记邓秀娟说。

在新一年的工作规划中,里水提出了“12447”政府工作要点,旨在推动镇域经济与城市功能的双重提升,治理效能与民生服务双促进,奋力开创梦里水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从“四大示范区”的建设就可以看出,里水正探索将“人文因素”融合到里水发展的方方面面,涵盖科创、生态文旅、总部经济等。

里水展旗楼。里宣供图

比如说,千灯湖—展旗山人文科创“双引擎”示范区,将打造有山有水、有业有颜的高品质人文科创示范区,搭建起“南有千灯湖金融高新区、北有展旗山人文科创示范区”发展主轴。

而海南洲—水口湾人文经济示范区,旨在深入挖掘水文化与水经济资源,构建一个集产业、文化和生态于一体的现代黄金水岸。

里湖新城总部经济示范区则将重点吸引广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产业等总部和园区落户,打造链主聚、能级高、环境美的佛山北向总部经济示范区。

此外,贤鲁岛生态文旅示范区,以海豚湾烟花剧场项目为人气引擎,挖掘纳德利龙舟、五郎八卦棍等传统文化,引爆“烟花+农文旅”融合新模式,打造集演艺娱乐、花卉游赏、田园风光、疗愈身心于一体的大湾区生态文旅示范区。

“四大示范区不仅体现了里水在科创、人文经济、总部经济和生态文旅等多方面的全方位布局,更展示了里水在规划上的创新和融合,以及‘再造一个新里水’的力度与决心。”李凤禹说。

为加快人文经济做细做实,接下来,里水将坚持以项目为王,重点落实世界功夫小镇、海豚湾周末焰火晚会、水上花市、斯巴达基地等重点项目,构建“两河三湾、一山一岛”生态文旅发展格局。同时开发工业旅游,拓展“产业+”消费新场景,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发展赛事经济、演艺经济等新业态,持续激发消费新增长点,打造大湾区体育休闲产业新极点和广佛现代文旅潮玩目的地。

采写:南方+记者 陈雪婷

通讯员 里宣


编辑 梁彩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