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作示范,怀集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奋战“百千万工程”

怀集发布
+订阅

连日来,

怀集县各乡镇(街道)

以夯实典型村根基作为重要抓手,

持续巩固深化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效,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从绿美生态建设到基础设施提升,

从整合闲置资源到促进产业发展,

怀集县的乡村

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汶朗镇汶朗村:

绿化先行,打造美丽家园

放眼如今的汶朗村,

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汶朗村立足本村特色和资源禀赋,围绕打造汶朗镇生态建设示范点,聚焦“四旁”“五边”、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坚持增绿见美,全力推动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双提升”,典型村培育打造彰显成效。

汶朗村将乡村绿化美化

与全村地形地貌、

风土人情有机融合起来,

不断厚植村庄生态人文底色,

通过谋划实施村委旁河岸整治提升项目,

改善河岸环境,打造河堤绿美步道。

△谭子星  摄

同时,

结合法治宣传长廊,

建设集法治、绿美、产业等元素于一体的

绿化生态小公园。

汶朗村支书、村委会主任高静莲告诉记者,汶朗村积极开展各类植树绿化活动,广泛发动村民自筹、号召热心人士捐款,购买了一批绿化苗木,持续做好“四旁”“五边”绿化工作,利用闲置绿地打造“四小园”和生态微景观。

此外,

汶朗村坚持党建引领、

党员带头、干群联动,

紧扣共建共治共享主旋律,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动员村民积极参加

“美丽庭院巾帼红”评选活动,

培育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户4户。

岗坪镇睦渊村:

产业带动、环境整治齐头并进

当前,

睦渊村紧紧抓住培育创建

“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的机遇,

整合资源促进产业发展,

从“细”处入手、往“实”处发力,

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以点带面勾勒出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壮美画卷。

美丽乡村——睦渊村。摄影:卢月容 。

睦渊村通过对撂荒地、

“三清三拆”闲置地等资源

有效整合盘活,

大力发展菱角种植、葡萄种植、

小型服装制造厂、

家具加工厂等多元项目,

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

冬日暖阳,

站在睦渊村口,环顾四周,

可见一幢幢农房穿上了“新装”,

村庄容貌焕然一新,

村民的居住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大幅提升。

睦渊村以农房外立面改造为突破口,

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

广泛发动村民群众参与,

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

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实现乡村形象“大变化”。

    

桥头镇金星村:

典型引领,乡村颜值大提升

踏入金星村,

一幅开阔明朗的田园画卷扑面而来。

带状公园绿意盎然、村道亮丽整洁、

喀斯特山峰云雾缭绕,

村庄在暖阳下尽显诗情画意。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金星村紧紧围绕省典型村培育的重点任务,在农村环境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民生设施改善等方面持续深耕细织,村庄颜值与品质实现“双提升”,乡村振兴步伐稳健有力。

在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中,

金星村推行“减法”招式,

严格落实包干与巡查机制,

聚焦泥砖房拆除,

对村道、巷道、鱼塘、沟渠等重点区域

卫生常抓不懈。

新建的金燕广场

集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

金燕舞台于一体,

举办“村 BA”、重阳敬老等文体活动,

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丰富多彩、幸福感满满。

基础设施建设事关民生福祉。

金星村持续发力,

对主干道铺设沥青、

村道全面实现硬底化、

在5公里道路安装385盏路灯,

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

同时,

旧圩自然村60多栋农房全面完成改造,

形成美丽宜居乡村风貌示范带。

冷坑镇朗照村:

“鱼米之乡”,生态宜居出新彩

朗照村的变化,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该村聚焦“百千万工程”,

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加强公共服务建设,

奋力创建省级典型村。

“我们创建了9个‘四小园’,每个自然村都有自己的特色。”朗照村支书欧志龙说,这些小园结合了朗照村原有的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如今已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人居环境整治上,

朗照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为抓手,

成立志愿者先锋队,

号召党员、志愿者、社会热心人士、

群众等积极参与。

在文明建设上,

朗照村不甘落后。

村里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整合文化娱乐设施、阅读室、

儿童之家、老年活动中心等资源,

建成文体广场6个、配套体育设备12个,

大大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产业发展上,

朗照村通过出租土地,

推动企业结构优化升级。

据了解,

村内现有5家服装制衣工厂和3家餐饮店,

带动5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

每年为村集体带来4万多元收益,

为村民增加人均2万多元收入。

为进一步彰显“鱼米之乡”特色,

朗照村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草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渔业、种植业,

打造别致景观,

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

持续提升村庄颜值。

随着汶朗镇汶朗村、

岗坪镇睦渊村、

桥头镇金星村、

冷坑镇朗照村等乡村

在人居环境整治、绿美生态建设、

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

乡村的美丽与富裕并行,

成为了怀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接下来,怀集县将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突破口,集中资源力量持续深化绿美生态建设,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擦亮绿美怀集鲜明底色,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本文由怀集发布出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严嘉雯、陈金利、何丽玲、陈莉莉

编辑:李卓灵

编校:植敏仪

审核:陈友

投稿方式

   即日起,怀集发布面向广大网友征集与怀集相关的文学作品啦,同时也欢迎大家分享图文或短视频哦。如果您有符合要求的作品,只需通过发送邮件的方式,将其发送至怀集发布的邮箱(hjxcbwxg@163.com)即可。您的作品将有可能被选中,并登上怀集发布进行展示呢,快来积极参与吧!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怀集发布”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