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看两会 | 人形机器人产业,何以“形神兼备”?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高维

日前,民盟广东省委会建言,设立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人与机械的关系,一直是科技发展的母题。作为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交互的优质载体,人形机器人近年来被寄予厚望,站在了产业变革的风口。业界普遍认为,继“大模型”之后,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下一波浪潮,在工业制造、日常消费、民生服务等方面均有望大展身手。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

在深圳街头行走的人形机器人。(众擎机器人公司供图)

在深圳街头行走的人形机器人。(众擎机器人公司供图)

政策层面的积极,也印证了产业的加速奔跑。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上个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对“人工智能+”作出部署,人形机器人正是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与此同时,多地也纷纷布局,密集发布相关产业支持政策。

更“像”人,才能更“懂”人。在外观上更接近人,可以更好地适配真实世界,提高通用性。更重要的是,在功能上可以像人那样主动感知和决策,让人工智能真正“具象化”。比如,受机械结构、运动控制算法、传感器性能等多重因素的限制,让机器人像人类那样自然行走,看似平常、实则不易,一段时间以来,“有人形却站不直”,是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的直观印象。此外,如何提升精度和稳定性、缩短延迟时间,也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加快产业发展步伐,要把短板补齐、让长板更长。作为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之一,高质量的数据是关键支撑。但与语言大模型不同,人形机器人所需的3D数据,不能从互联网海量信息中抓取,要在真实世界场景中采集。而基于成本考量,通过开源开放去构建数据集,是相对可行的思路。2023年,深圳印发行动方案,提出加快组建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便是加强协同和统筹的应有之举。推而广之,在基础研究领域,许多难题都是共性的,各方有必要根据各自优势深化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角逐人形机器人产业,粤港澳大湾区前景可期。一方面,在硬件构成上,人形机器人集成了材料科学、电机技术、传感器等,涉及零部件数量庞大,而大湾区制造基础雄厚,产业供应链完备,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约38%的供应链企业在中国,而中国约57%的供应链企业在大湾区;另一方面,一众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校云集,加之坐拥大量优质的客户群,利于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人形机器人不再一味追求“炫技”,而是去拥抱火热的生活,更加读懂人的表情,识别人的需求,提供情绪价值,这样的“灵动”还有多远?答案就藏在脚下的“每一步”。

编辑 张鹏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