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个AI住了,宝安拉动AI“三驾马车”加速跑 | 南方观察

南方+

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近日,全球“科技春晚”国际消费电子展览会(CES 2025)在美国举行,人工智能继续占据C位。

来自宝安的一批科企、高新技术展会的“常客”,这次又在国际舞台上闪耀:如兆威机电展示了灵活度堪比人手的灵巧手、影石Insta360展示的设备搭载先进AI影像处理技术。

作为深圳发展人工智能的主力城区,今年,宝安提出要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脊”,加快打造“视半工备、海陆空网”产业新名片;其中,“工”就是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宝安全时全域打造成人工智能新场景落地的最佳“试验场”,离不开算力、算法、数据这三架AI产业发展的“马车”。

宝安已经跑在前列。从基础设施到核心算法、软件模型,从底层技术到创新应用,宝安正联动前海先进资源,推进AI全产业链布局,加速AI赋能千行百业,为深圳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注入新动力。

步入星元云智(深圳)智算机房,一排排的机柜阵列正在运行,服务器指示灯不停交替闪烁。“这个温控机房的算力规模可达到1000P+,提供AI训练、推理、存储全方案覆盖服务。”公司负责人表示。

星元云智位于宝安区锦绣流塘产业园,是一家算力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和AI创新赋能平台。记者看到,机房服务器中的芯片泡在像水一样的液体中。“任务调度都以云平台的形式进行。”

 星元云智供图

星元云智供图

目前,星元云智已在全球布局12个AI创新赋能生态实验室,2个大规模万卡集群,正加速智算集群在宝安的布局。

算力集群,通过将多个芯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资源池。这是一个“大装置”,即包括土地空间、楼宇和机电设施,还涵盖服务器、网络,以及各种软件、算法和训练框架。

依托星元云智自建小型智算中心,配套数据治理、模型训练等全链条服务,锦绣流塘产业园未来有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和孵化园区,给AI初创企业提供更高效、低门槛的算力服务。

这是宝安布局AI算力基础设施的缩影。

强大的算力支撑,是AI技术突破的关键,也是AI赋能千行百业的前提。

近些年,宝安持续推进算力建设。如以恩斯迈电子、创智成等为主的AI算力模组厂商,不断深化芯片、智算等要素能力;华南数谷智算中心(鹰硕集团)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预计建设16000P的算力池;宝安云计算数据中心(云引擎科技)入选国家新型数据中心。

“大模型”离不开“大装置”,有了强大的算力底座,大模型才能跑起来。

而要推升模型的“智能”水平, 还需要推动大模型、算法等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突破。

数据质量直接决定大模型的“聪明”程度。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宝安有海量的数据资源:如华为(深圳·前海)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正打造数据经纪人试点,将开展数据要素市场流通中介服务;深圳(前海)国际数据产业园正式运作,“数据特区”将夯实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基础基座。

核心技术突破加速大模型产业落地。宝安在工业机器视觉、智慧城市等算法领域基础较好,如海清智元、巨龙创视等凭借智能视觉技术优势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腾讯、vivo等龙头企业在基础大模型、AI算法框架和AI模型开发平台等方面技术领先。

依托良好的技术底座、高质的行业数据、丰富的应用场景,宝安千行百业向“AI+”转变。

特别是在制造业细分领域,垂直大模型“落子不断”,“AI赋能新型工业化”作用凸显:个元科技的工业视觉系统1秒钟可完成10-12个样品的缺陷检测;指数科技的生成式 AI平台几秒内可完成一张LED电路板设计;依托产线自动排程平台,欣旺达生产的手机锂电池24小时内就能装车向外发运。

在人工智能赛道最出圈的具身智能领域,宝安也在加速跑:商汤、法雷奥等行业龙头都在宝安“试水”智能驾驶新赛道;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去年11月落地宝安,将引入华为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技术底座;依托灵巧手产业联盟,宝安将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灵巧手产业园等......一批新平台、新项目落地,正带动宝安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智能化”水平持续走高。

在宝安,“新风口”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宝安人工智能产业产值220亿元,同比增长7.6%,占全市总规模的28%。

目前,宝安已集聚424家人工智能企业,其中规上企业267家,占全市的20%;其中,又以应用层最为活跃,约80%的人工智能企业分布在应用层,贡献全区约70%的人工智能产值。

一批应用示范初步形成。vivo自研蓝心大模型率先尝试端侧部署,开创AI手机交互新时代;影石创新全景相机集成多个自研AI算法,助力公司全景相机市场份额超50%;全球已上路的1/3车辆装配法雷奥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相关技术。

“1城N园”挺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空间。目前,宝安已初步形成腾讯“互联网+”未来科技城(“企鹅岛”)和稻兴环球科创中心、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园等的“1城N园” 空间支撑体系。

以“算”赋能,乘“数”而上。今年,宝安将坚持市区联动、前海协同,结合区机电一体化、 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传感器、智能终端等产业发展基础,推动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助力技术攻关,加快赋能“千行百业”,全力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集聚区,将宝安全时全域打造成人工智能新场景落地的最佳“试验场”。

撰文:罗维维

摄影:何俊(标注除外)

编辑 文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