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婚俗“潮”向何方?五个关键词解读

南方+

“1月1日寓意着‘一心一意,一生一世’,我们在元旦领‘红本本’,就是希望爱意绵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1日早上,茂名市电白区民政局南海婚姻登记处新人李先生牵着爱人的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一元复始,2025年元旦当天,茂名各地民政局迎来婚姻登记“小高峰”,甜蜜氛围弥漫。各地婚姻登记处常态化开展结婚登记集体颁证仪式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加班为新人办理结婚登记业务,让市民朋友收获新年的头份美好祝福。

近年来,茂名市婚俗改革大步迈进,邀请特别嘉宾颁证,见证新人幸福时刻;精准聚焦新人需求,巧用创新思维优化登记服务;以制度护航,简化流程,探索普惠新模式;用生态增色,移风易俗抵制陋习;深挖文化富矿,以“好心”文化铸魂,提升场景化体验,大力倡导简约文明婚俗,为茂名每一对新人绘就幸福美满婚姻的蓝图。

茂名市集体婚礼,特约嘉宾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见证幸福时刻。

   受访者供图

特邀嘉宾颁证

赋能“甜蜜经济”产业

“我们自愿结为夫妻,共同承担婚姻家庭法定责任和义务。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今天开始,我们相濡以沫,钟爱一生……”2024年以来,高州市柏桥荔博园甜蜜蜜酒店外的大草坪上,多次集体婚礼的甜蜜誓言在上空回响。

去年,茂名在疍家墟、荔博园两个景区设置婚姻登记处,创新推出特邀嘉宾颁证服务,为婚姻登记仪式提供了更丰富的定制选项,将婚姻登记机关建设与经济发展、旅游度假相融合。

茂名市副市长王小慧作为特约嘉宾为新人颁证。

随着根子婚姻登记处落地柏桥荔博园,园内酒店、婚纱摄影基地、房车营地、非遗工坊等基础设施设备及互动体验项目日渐丰富,婚庆这一新业态在柏桥荔博园内迅速崛起,随之还带动婚礼服务、婚纱摄影、特色餐饮等服务行业发展,助力荔枝产业发展。

在电白区南海婚姻登记处,依托中国第一滩、疍家墟、晏镜岭、海洋公园等热门景点,当地又增加了皮鞋街、民宿酒店、摄影基地等配套服务,逐步构建起婚恋拍摄及旅游服务体系,让南海岛婚庆产业迈出市场化运作的第一步,为幸福持续“加码”。

茂名市民政局党组书记李院新表示,“茂名创设地方领导常态化颁证制度,常态化开展集体婚礼仪式,培育文明婚俗新风,带动‘婚姻登记+’产业发展,让‘甜蜜经济’逐步成为茂名的一张名片。”自2024年1月起,茂名举办集体颁证活动24次,累计164名特邀嘉宾见证新人幸福时刻,推动着茂名甜蜜产业的火热实践。

   受访者供图

贴心服务

婚登窗口“不打烊”

元旦佳节,茂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满是温馨画面。新人们手捧鲜花,手持饱含墨香的新婚书法祝福,登记完毕后集体合影,定格幸福瞬间。新人王女士难掩喜悦:“原本担心节假日登记处休息,提前预约后,现场不仅上班,工作人员还送鲜花、送祝福,爱意满满,太甜蜜、太满足了!”

元旦婚姻登记集体合照。

为应对元旦婚姻登记“小高峰”,茂名各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妙招频出。精心装扮登记区域,张灯结彩,喜庆元素随处可见,特色打卡点吸引新人纷纷驻足留念;贴合节日氛围开展活动,为登记增添别样趣味;多个窗口同时运作,确保结婚登记高效办理,为新人送上便捷优质服务。

这只是茂名婚登服务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茂名聚焦情侣在法定节假日、中秋、双十一等特殊日子的需求,常态化开启重要节日延时办理服务,预订、延时、错峰登记等服务机制一应俱全,打造婚登窗口“不打烊”,让群众办事无忧。

为了缓解年轻人的婚姻焦虑,茂名民政系统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免费提供婚前教育、离婚劝导、矛盾调解、危机处理、法律咨询等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并推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走进社区,引导建立和维护平等、和谐、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帮助婚姻当事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目前累计服务超4万对,为和谐婚姻和社会稳定保驾护航。

   受访者供图

制度护航

提升普惠性服务质量

一直以来,茂名在婚姻登记领域精耕细作,探索完善体制机制,多管齐下提升普惠性服务质量。

简约化办公流程,贴心服务。

一方面,以标准化建设夯实根基,各地婚姻登记机关对标《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全方位升级。办公登记智能化设备一应俱全,身份证读卡器、识别仪、高拍仪纷纷“上岗”,纸质档案电子化稳步推进,现存档案已全部完成数字化。同时,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辅导室全覆盖,为新人及其家庭提供全周期、全链条辅导,护航婚姻路。数据显示,2024年茂名市婚姻登记与归档合格率均达100%。

另一方面,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落地生根,群众前来办事,一张清晰明了的一次性告知单在手,办理要求、程序尽在掌握,实现婚姻登记“一件事一次办”。2024年,全市开展特殊日子延时服务5次,服务新人576对,用高效热情为新人的幸福开篇助力。

与此同时,“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业务全面开花,茂名全力打通异地办理梗阻,新人无论来自哪里,都可就近就地轻松领证。截至2024年12月11日,2024年度茂名市跨省婚姻登记业务量已有46对,“省内通办”业务量2849对,数字背后是为民服务的坚实足迹。

婚姻登记,人才支撑。

人才队伍建设同样是茂名婚登服务的关键一招。茂名持续加大《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结婚登记颁证工作规范》等政策法规培训力度,对婚姻颁证、咨询、介绍、礼仪等各环节工作人员悉心指导。常态化组织业务培训,通过政策法规深度学习、模拟实操反复演练,确保每位婚姻登记员业务精湛、流程娴熟,依法依规办证,全员持证上岗。同时,强化考核与后续指导,全面提升队伍应急处突能力。

2024年以来,茂名市精心组织业务培训10余次,300人次参与其中,并在2024年全省婚姻登记员和婚姻颁证员技能比赛决赛中斩获三项大奖。

   受访者供图

生态增色

绿美添彩共育幸福林

在推动新时代婚俗风尚的过程中,茂名巧用“加减法”,为婚俗领域注入清新活力,奋力绘就绿美简约的婚俗新貌。

于婚事现实意义之上,茂名不遗余力做“加法”。积极响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号召,大力推广“有喜事 来种树”,深度融合结婚“喜结连理”与种树的深远价值,广泛开展“结婚种棵树”公益活动。新婚夫妻们通过链接“绿美广东青年林”小程序,亲手种下寓意美好的“连理树”,让婚姻家庭的幸福体验感得以提升。自2024年来,茂名已先后精心组织12次“结婚种棵树”活动,成功建设12片幸福林,共计植树228株,实现全市县级市全覆盖,切实为幸福婚姻注入蓬勃的绿色生机。

共植幸福林。

不仅如此,茂名还积极倡导从简办席、婚事新办,引导新人摒弃大操大办的旧俗,大刀阔斧做“减法”。茂名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借助“双百社工”延伸至基层的服务触角,广泛发放婚俗改革倡议书,全方位宣传优秀婚俗文化,助力群众更新婚俗观念。

依托“双百工程”建设的112个社工站、380个社工服务点,茂名市民政系统深入基层,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用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逐步扭转群众旧有的思想观念,倡导婚事新办简办,鼓励“低彩礼”“零彩礼”,让婚俗回归本真。

2024年共举办新婚俗宣传活动50余次,发放倡议书1.63万份,开展“加强青年婚恋观,树立正确家庭观”主题公益讲座9次。自2020年以来,组织文明新风宣传、家庭文化讲座等活动1126场次,以及传承好家风家训、好家教好家风巡讲、好家风故事分享等活动2458场次,营造出浓厚的婚俗改革氛围,助力绿美简约婚俗风尚落地生根。

   受访者供图

文化铸魂

荔乡底蕴塑造本土品牌

“好心”是茂名城市文化基因。在婚俗革新的浪潮中,茂名秉持“重登记、轻典礼”理念,全力绘就好心婚姻专属品牌,让甜蜜与文明在城市交相辉映。

在高州市根子镇的婚姻登记处,一场婚俗服务的全新变革不断完善。从婚前检查、婚姻登记,到新人妆造、婚纱摄影、仪式宴会,实现一站式个性化服务。中国结、红灯笼、红荔枝等喜庆元素随处可见,喜庆的氛围感满满。登记的新人夸赞,“办完证打个卡,仪式感拉满,太惊喜啦!”

集体婚礼。

为满足群众对婚事的多元期待,茂名深挖荔乡特色文化富矿。巧用IP思维,匠心独运打造“520・我爱荔”品牌,将千古流传的“一骑红尘妃子笑”荔枝文化融入爱情表达。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举办集体婚礼,参与新人逐年递增,累计为174对新人送上盛大而浪漫的集体婚礼,极大提升群众婚事的仪式感、幸福感与获得感。

文化宣传同样是推动婚俗变革的关键一翼。各地婚姻登记场所也变身宣传前沿阵地,纷纷设置婚俗文化长廊、文化墙以及抵制高价彩礼签名墙,在为群众优化服务体验的同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婚俗文化,培育文明婚俗新风尚。

茂名还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市112个镇(街)、1628个行政村纷纷成立红白理事会,1917个村(社区)与时俱进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借助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自治组织的力量,充分激发基层自治活力,引导婚姻当事人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随礼攀比、低俗婚闹等不良行为,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教,让“好心茂名”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从婚姻登记“不打烊”到集体见证的推陈出新,从“有喜事 来种树”到荔乡文化的深度挖掘,茂名在婚俗革新之路上一路疾驰,让婚俗新风不仅吹进百姓生活,更融入城市发展肌理,成为彰显城市魅力的亮丽名片。未来,茂名这份甜蜜事业必将持续升温,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人文关怀的强大动能。

撰文:叶洁 通讯员 林国清

编辑 李阳诗
校对 张芳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