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藏”在越秀街头巷尾的TA,用匠人手艺描绘老城市新活力

南方+

1月10日,在粤港澳大湾区职工之家召开“匠心坚守——越秀区‘身边暖心匠人’座谈会”。在越秀区委组织部、越秀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越秀区总工会从去年11月开始,联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团区委、区妇联等多部门启动了“寻找越秀区‘身边暖心匠人’活动”。

此次入选越秀区“身边暖心匠人”的手艺人涵盖缝补、理发、补鞋、钟表维修、电脑维修等不同行业领域,他们扎根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凭一技之长方便居民生活,秉承工匠精神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用满腔热忱为越秀居民的日常生活保驾护航。活动现场,相关领导嘉宾为“身边暖心匠人”颁发奖座并赠送慰问品。

每一个不经意的街头,都有他们的身影。默默地坚守择一份手艺,精于工、匠于心,扎根平凡岗位,用工匠精神浇灌劳动之花。越秀区“身边暖心匠人”不仅仅是年长的手艺人,更是老城市中不断创新的青年匠人。

广州戏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凤婷从事戏服制作和缝补工作已经10多年了,她凭借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以针线为媒,在指间传递着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何凤婷更是敢于创新,勇立潮头,融入个人技艺特色进行创作。这两年,她将非遗元素融入新潮事物中,推动广州戏服制作技艺“出圈”。她表示自己会继续坚守匠心,传承非遗技艺,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

广州市李占记钟表有限公司钟表修理技工陈文荣从事钟表维修工作十九年,他总是一丝不苟,让残破的钟表重获新生,让每一段藏在岁月深处的记忆重新被唤起,同时还紧跟时代潮流,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直播钟表日常保养知识及手表维修过程,广泛地传播钟表文化。

陈平从28岁开始学理发,一步一脚印地从学徒晋升为理发师傅,一晃已过去20年。待学有所成时,他白手起家在流花街桂花岗社区内经营起自己的店铺。在工作中,他展现出专注、锲而不舍、始终如一的工匠精神。作为一名党员,他积极参与义剪活动,深入社区义务为老人和孩子理发,用自己的善良之心,不断释放着温暖的力量,赢得了众多居民的认可与支持。

一位位匠人的努力,都为老城市新活力描绘更生动的注脚。

越秀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全社会尊崇工匠、宣传工匠、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浓厚氛围和厚植工匠文化、传承工匠精神的时代风尚。

越秀区“身边暖心匠人”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陈  平(流花街)  谢志超(光塔街)  何凤婷(人民街)

陈文荣(北京街)  曾四军(东山街)  李双喜(黄花岗街)

周远健(大东街)  林雪群(白云街)  左爱华(登峰街)

温勇文(矿泉街)

南方+记者 马艺天

编辑 程钰琳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