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房企是换地,而不是退地|南方产业观

南方+

近期,关于房地产企业“扎堆退地”的话题甚嚣尘上,加上万科、越秀、华润等地产巨头,确曾将一些早年拍下却尚未开发的土地“退还”地方,由此更激发一些网络媒体跟风炒作。前几天,笔者身边几位准备在广州安家置业的朋友,还在一脸焦虑地问:“房企纷纷抛售资产自救,难道这一波楼市并未止跌回稳?房地产行业已经陷入全面衰退了吗?”

说实话,老百姓置业决策时感到心里彷徨、拿不准,表面来看是因为对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的预期和信心不确定,但本质上又是因为受到了上述媒体片面报道的误导和冲击。

那么,所谓房企扎堆退地,到底是怎么回事?熟悉法律的行业人士都清楚,若非有违反法律法规和诚实信用原则,双方自愿达成的交易,怎么可以随便取消呢?如果开发商单方面强行作出退出决定,就意味着违约,由此背上“被没收定金”“赔偿损失”等严重法律后果,可谓信用崩塌、得不偿失。但如果不是开发商单方面违约,那就是一次双方共同自愿、协商一致达成的新的合约。那么,这个新的法律行为肯定不只是“退地”那么简单,而应该会有一系列善后或互利的行为。

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南方+记者专门做过一些实地调查,发现“退地”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确实时有发生,但是,大多数房企把原来的地块退还给地方的同时,又马上重新买进了一块“新地”。这里所说的“马上”,当然不是指今天退了,明天就买回来,而是在中间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法律审查和行政审批,时间的长短则全看其中要协调解决的法律和政策难题有多少。

在业内看来,导致开发商退地的原因有很多,但不管多复杂,不外乎就是市场变化、资金压力、政策调整等,未能如期开发等,如果媒体在报道和讨论这个话题的过程中,只盯着“退地”这一表象不放,而忽略了其背后的复杂背景和深层原因,更没有提到地方政府和企业为解决这些矛盾,已经协商、拿出了新的更优解决方案,那么,这种片面的报道就容易引发公众的误解,并且导致大家在信息不够的情况对这个行业的趋势作出严重误判。

众所周知,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一些地方的城市建设发展也在加快。尤其像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快,加上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政策调整,一些早年获取的地块,可能已经不再符合房企当前的战略规划和市场需求。此时,房企选择与地方政府协商退地,并重新获取更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地块,是一种合理的商业调整行为。

最典型的案例是,2024年下半年,越秀地产先后向地方政府退回了5宗尚未开发的土地,涉及金额超135亿元,经协商,政府收回后对企业作出等值应付票据的补偿,并对原来的土地进行调规优化后重新挂牌出让。之后,越秀地产拿着退地补偿重新进入拍卖市场拿地;同样,万科在广州南站退回的3宗地块,之前是因为轨道交通建设原因不再具备开发条件,后经协商由政府2023年底收储并调整规划,2024年重新挂牌出让,万科以底价28.8亿元拿下;此外,华润2024年在福州退掉的一块迟迟未开发的地块,亦是由政府调整规划后,被华润重新拍回。

当然,也有一些房企,在近年的转型换挡过程中遭遇了资金紧张或现金流管理不善的困境,难以支撑某些地块的后续开发。此时,选择与地方政府协商退地,并获取现金或其他形式的补偿,以缓解当前的资金压力,也是一种合理的财务策略。这种退地行为并非房企真正的“退出”,而是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一种应对策略。

总的来说,企业与地方政府协商退地,并重新获取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地块,不仅有助于房企优化土储结构和缓解资金压力,也有助于政府更好地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政府可以通过收回闲置土地进行重新规划和使用,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并为公共利益或重点项目腾出空间。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土地出让条件、降低开发要求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房企参与土地市场的竞争和开发。

尽管退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的关注和担忧,但其背后所反映出的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趋势,却为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展望未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政策调整的深入进行,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房企需要通过调整战略规划和业务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大土地市场的监管和调控力度,促进土地市场的优化配置和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繁荣。

南方+记者 冯善书

编辑 欧旭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