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评论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做好“土特产”文章

南方评论
+订阅

文|南方日报评论员

八论抓好工农业生产、推动高质量发展

“土特产”看似普通,实则大有乾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物。“土特产”是独特乡土资源孕育的地域产品,不仅指代具体的商品和服务,也蕴含着产业振兴的方法论——“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关键是要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广东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众多优质的农产品品种,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作业模式。历史上,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感慨,有“龙眼染尽秋山色,含情云散月轮斜”的美景,也有“岭南花且实,香者在龙牙”的哲思。“荔枝之乡”茂名、“陈皮之乡”江门,以及“梅州柚”“清远鸡”“化橘红”……每一种为人熟知的“土特产”背后,都有着一份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幅产业发展的图景。

从产品到产业,“土特产”发挥着联农带农、兴农富农的重要作用,提升了产品知名度、附加值。近年来,广东部署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坚持用全产业链理念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如今,荔枝、龙眼、菠萝等广东“土特产”已基本实现了产业化,农民获益匪浅;部分村镇还进一步延链拓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比如土特产深加工、特色乡村旅游,盘活了更多闲置资产、沉睡资源;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林下经济,充分挖掘埋藏在广东1.62亿亩林地资源中的“土特产”资源。“土特产”是座“金山”“富矿”,需要我们守好用好,积极开拓发展新路径,让其发挥最大作用。

培育富民兴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是一项长期工程。既要抓住“土特产”本身的独特优势,扎实做好产品;也要立足“土特产”的发展逻辑,在管理、技术、人才、市场、品牌等领域实现新突破。近年来,广东在“土”字上谋出路,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用好土特产“+文化”“+旅游”“+生态”,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地域优势、品牌优势;在“特”字上求不同,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持续打造“粤字号”农业品牌,推动实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在“产”字上下功夫,进一步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带动能力强的共富型产业,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以产业振兴推动农村旺起来、农民富起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科技兴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去年5月,广东“冻眠荔枝”冲上热搜,从“田头小站”到冷链运输再到“冻眠锁鲜”,一项项专利技术,一条条集成保鲜产业链,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在享口福的同时,也造福了广大荔农。走科技兴农之路,要进一步发挥好央企、地方国企、民企和高校的特色优势,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着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提高农业综合素质、效益、竞争力。

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需要能人带动。近年来,一批批“新农人”“乡村CEO”投身家乡发展,或是引入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或是带着村民搞直播、开网店,拓宽了市场半径,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夯实农村人才根基,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现代特色农业这篇文章做好;激励引导更多资本、人才“进村入乡”,更好赋能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持续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不断探索产业振兴新模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土”“特”“产”形成相互联结贯通的统一体,为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不断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硬实力。

编辑 董晨晨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