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化,广东如何从“优等生”变身“尖子生”?

南方+

2024年,广东科技产业化的努力值得被记住。

华为发布原生鸿蒙操作系统,首个国产全栈自研操作系统正式诞生;两个月内两家自动驾驶企业先后上市;“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在广州入列……

作为科技产业化最佳地,广东像一座果园,众多创新成果,在这里落地生金。

但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中,这并不足以“包打天下”。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重要指示和殷殷嘱托。

从基础研究、技术突破再到成果转化,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当如同热带雨林般,更加繁茂,为系统中的每一棵“树木”提供养分。

要从科技产业化最佳地的“优等生”变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尖子生”,广东仍有差距。

朝着这个目标,广东要如何补短板、锻长板、开新局,加快推动科技产业化,筑起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高地?

短板怎么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凭借制造业“借船出海”,广东迅速成为闻名中外的“世界工厂”。凯歌高奏数十年后,危机不期而至。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打破了原有的“贴牌生产—全球销售”分工模式。2020年以前,广东的研发投入强度长期低于3%,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补上这块短板,迫在眉睫。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是科技产业化的根基和源泉。

何以自立自强?投入是前提。

最新数据显示,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投入为4802.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为3.54%,研发人员数量为135万,约占全国1/7,但与北京、上海等地仍有差距。

以立法为笔,广东书写自立自强的新篇章。2024年10月1日起,《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正式施行,其中就明确要强化基础研究“硬投入”——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并明确对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给予长期、稳定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佛山仙湖实验室理事长张清杰对此高度评价:“把基础研究投入写入法规是非常大的支持,将对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带来深刻影响。”

明确的“指挥棒”,也很重要。

在国外,基础研究者很容易进入完全的自由探索模式,立足国情,我们不宜生搬硬套。衡量自立自强的水平,既要看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要看能否满足国内产业需要。

站在国家需求和产业链需求的角度,广东为科研人员“划重点”,引导他们站在产业里搞科研。

目前,广东正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部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在5G、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超高清视频显示等领域突破一批技术瓶颈,加快提升产业链、创新链自主可控水平。

广州国家实验室与广东众生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联合研发了我国首个抗新冠口服单药——来瑞特韦片。这种药物从确定靶点到研发成功,仅仅花费18个月,第20个月就正式上市。

“国际上很少能有这么快的研发速度。这一次,我们真正体会到国家实验室的理念、模式是对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国家实验室主任钟南山说。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要在细分领域走深走实。

磁共振成像仪是高端医疗装备领域的“明珠”,其技术壁垒曾长期被海外势力构筑。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携手联影医疗,实现3.0T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自主研发和量产,还研发出全球首款超高场磁共振成像仪,让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先。

在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带领团队建成“鹏城云脑II”,在全球高性能平台数据吞吐能力排行榜中豪取九连冠,成为全链条自主可控的算力基础设施。他们发布的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鹏城·脑海”,正加速为千行百业插上“AI翅膀”。

“我们证明了,完全国产、自主可控的算力平台也能训练出大模型。”高文信心满满。

长板如何锻?

科技和产业就像红花与绿叶,红花推动繁衍迭代,绿叶提供能量生长。完备与高效的制造业体系,就是广东最繁茂的“绿叶”,为科技产业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能”。

然而,广东制造业“大而不强”,难以“一招杀敌”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

对比全球,入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500强的制造业企业仍然较少,企业投入研发除了华为之外整体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

再看国内,各地正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广东如何继续做强制造业,锻长科技产业化“长板”?

政策在发力——

近年来,广东创造性地提出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的决策部署。

2024年3月1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施行,将科技创新贯穿在广东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始终。这是全国首个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的专门立法。

不久前出炉的《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多处体现出对科技产业化的包容。比如,《条例》将“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容错机制”作为推进广东科技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求国有创业投资机构也要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加大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支持。

这意味着,无论是科研者还是投资人,在失败后都能重整旗鼓,轻装再上阵。

企业在努力——

“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尤其需要资源,这种资源不仅仅指资金、人才等方面,更需要丰富的场景去进行示范验证和落地推广。这尤其需要有远见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研发中心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邓涛指出。

在广东,愿意“烧钱”研发、生产OLED显示屏的企业不少:天马近日公布了一项新技术SLOD,实现功耗降低30%;TCL华星,更是在印刷OLED的技术路线上深耕,去年11月,该公司印刷OLED迈入量产新阶段。

如今,华为、荣耀、VIVO、OPPO等“广东造”手机,屏幕大多来自维信诺、京东方、TCL华星、天马等国产屏企业。通过持续推动科技产业化,中国企业集体坐上了全球智能手机OLED显示屏的头把交椅。

集群在聚力——

在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看来,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十分重要,“大湾区有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基础,以及广阔的产业升级需求,为人形机器人的设计、研发、生产、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深圳打造服务机器人集群,东莞主攻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佛山加速布局产业链中下游,广州引领机器人研发制造……以深圳为中心,一个未来可期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正逐渐成形。

创新体系支撑集群高质量发展作用正不断凸显。2023年,全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2%,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等8个集群营收超万亿,前沿新材料等6个集群增加值增速超10%。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认为,形成产业集群后,将形成强大外部经济性,最终形成其他地方难以企及的成本、产品、品牌优势。

可以预见,未来的广东制造将以更加强劲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经济舞台之上。

新局如何开?

旧金山、纽约、东京、粤港澳大湾区……当下,世界级湾区无不加快拥抱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

在这轮科技竞逐的浪潮中,粤港澳大湾区能扬帆远行吗?

补齐短板和做强长板之余,还要睁眼看世界、对外开新局。

在顶级科学家的眼中,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发源地,潜力满满。“两年前我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的全职教职员工。这里的政府对科学研究非常支持,让我印象很深刻。”1994年菲尔兹奖获得者、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说。

在高空俯瞰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广珠澳两条科技创新走廊星光熠熠。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几个龙头在这里共舞,“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五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

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广东要如何用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魄力和胸怀必不可少。

技术和算力不设壁垒。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将“天河二号”的算力通过百兆网络专线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香港,填补香港无世界领先水平高性能计算平台的空白。

项目和资金向港澳开放。中央和广东省财政科研项目资金可跨境港澳使用,全省科研经费跨境拨付至港澳累计已超4.6亿元。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5家香港在粤机构获批人类遗传资源过境香港试点单位,“澳门研发+横琴转化”的琴澳联动发展新模式渐入常态。

开新局,就要拿出诚意来。给钱、给地、给政策,让全球的“金脑袋”为我所用,让“金点子”落地开花。

“从香港城市大学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车程不过三四十分钟。”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院长陈福荣深切地感受到在大湾区创新的便利,“科学创新需要灵光一现,我在香港想到一个点子,马上就能到这边的实验室里验证。”

在以“开放科学 勇立潮头”为主题的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的话掷地有声:“要充分利用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开放格局,进一步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境的科研协作与人才培养,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高效强有力的支持。”

开新局,也意味着直面国际竞争。广东秀出“优势赛道”,以此招引优质合作。

向着未来,广东提出建设未来电子信息、未来生命健康、未来绿色低碳等五大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

“当年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启了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的新时代,投入其中的每1美元都给美国经济带来了140美元的回报。”在广州,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嗅到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巨大潜力。

他介绍,布局广州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将聚焦全球关键科学问题,打造全球优势科技资源高端平台、构建全球生命科学创新体系,既回答生命科学奥秘,也开拓全新市场。

科技产业化的魅力正在于此:新的蓝海会不断出现,最先到达者才能瓜分蛋糕。

广东已经在奔跑,也必须跑得再快一些。

主笔:南方+记者 钟哲 许宁宁 袁佩如

调研团队:王溪勇 陈枫 袁佩如 卞德龙 昌道励 钟哲 许宁宁

相关阅读>>>

为什么说广东是科技成果转化最佳地?

编辑 王露纯 李杰伦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