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业到出圈:中山咖啡的新热潮|中山城市文化新观察

南方+

“滴,您有新的订单……”周末时分,随意踏入花苑社区的一家咖啡店,不难发现店外停满了来自深圳的车辆,店内更是座无虚席,点单与付款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中山,咖啡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承载着无数创业者的梦想与热情。从怀揣深沉热爱的咖啡师,到寻求都市皈依的普通人,他们开设风格各异的咖啡店,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对咖啡的执着与追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山每万人门店数位列广东省第4位,排名高于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且新咖啡店数量增长迅猛,近一年新开门店超500家,几乎每一天都新增一家店以上。

是什么促使这些创业者投身咖啡行业?为何他们偏偏选择了中山这片热土?“咖啡节”对于中山咖啡文化的传播有什么加成?而那些走出“家门”的咖啡品牌,如今怎么样了呢?

怀揣着这些疑问,南方日报记者深入探访这些咖啡店的经营者,看看他们是如何在中山这片土地上,凭借着一杯杯咖啡,铺就出属于自己的红火之路。

东区街道AZZO咖啡店。 

东区街道AZZO咖啡店。 

追梦“咖”香:在咖啡店寻觅人生方向

在许多人眼中,开设咖啡店或许只是一种追逐潮流的赚钱方式。然而,在中山大多追梦“咖”香的人,想法往往更加单纯:为生活添上一抹咖啡色彩,以期在喧嚣的都市中觅得一隅安身之地。

茵娜咖啡主理人梁景俊,便是一位这样的逐梦者。他毕业于法医专业。大学期间,一杯偶然尝到的咖啡让他开启了脱离“轨道”之外的咖啡人生。

“那时,我在一家咖啡店做学徒,有幸目睹了师傅制作一杯名为‘黄色的茉莉花’的特调咖啡。那杯咖啡的制作过程虽简单,却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味蕾认知的新世界大门。”梁景俊回忆。

正是这杯咖啡,激发了他对咖啡世界的无限好奇与热情。

从此,他全身心投入咖啡的海洋中,四处拜师学艺,最终有幸得到业内知名咖啡主理人的指点。经过近一年的刻苦学习与实践,他心中萌生了创业的火种。

“在中山这个空白市场上,做轻创业。”2013年,梁景俊开启了创业旅程。

在经营历程中,梁景俊固然遭遇了市场竞争的激烈与消费者需求多变的诸多挑战,但师傅那句“你是做咖啡还是做咖啡店?”的深刻提问,始终如影随形,鞭策着他。他将技艺的精湛与品质的卓越,以及对咖啡文化的广泛传播,坚定不移地置于价值体系的首位。

翻开茵娜咖啡店的菜单,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本期推荐”一栏。

点开页面,可以看到详细的推荐语:“秋词”冰咖啡,以独特温度诠释秋韵,温暖人心。精选哥伦比亚姜饼人豆,融入自制巨峰葡萄糖浆,佐以花露,酸甜层次分明,口感丰富。

每当推出新品,梁景俊都会亲自撰写推荐语,力求将自己遍寻而来的特色咖啡豆背后的故事与风味,细腻而生动地传达给每一位顾客。

AZZO就手咖啡的创始人团队,也同样因对咖啡的品质和口感创新的追求而踏入此行。他们早年都是咖啡爱好者,经常聚在一起品尝咖啡、交流心得。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中山的咖啡市场虽然蓬勃发展,但精品咖啡店并不多,于是决定携手创业,打造一家属于自己的精品咖啡店。

茵娜咖啡主理人梁景俊正在制作咖啡。

在中山东区街道夏洋新村75号,dundun咖啡店宛如一片静谧的绿洲,吸引着无数爱宠人士的目光。

“我们梦想打造一个空间,让宠物与主人都能感受到如家般的温馨。”主理人阿钧和钰仪边招待顾客,边分享着他们开店的初衷。他们不仅专注于自己的咖啡店,还经常与其他主理人交流宠物友好咖啡店的运营经验,共同策划如“小可爱碰头计划”这样的探店活动,旨在促进宠物与主人之间的亲密互动。

店内,猫咪元素的装饰巧妙融入木质家具之中。宠物活动区内,宠物们正在嬉戏,享受着属于它们的快乐时光。猫爬架、宠物粮食、猫砂……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主理人的用心与周到。她希望dundun咖啡店不仅是一个品尝咖啡的绝佳去处,更是一个宠物与主人共享欢乐、增进情感的乐园。

Dundun咖啡店致力于打造一个宠物友好的环境。

初具规模:在咖啡节看中山咖啡“热”

通过咖啡节的举办频率,可以观察一个地区的咖啡“热”。

近年来,随着中山的咖啡店数量不断增长,咖啡氛围日渐浓厚,大大小小的咖啡节活动也得以生根发芽中山,不仅向中山街坊展示了多元的咖啡文化,还能够让中山本土咖啡店拥有推广品牌、提高品牌认知度的机会,为同行交流学习、分享行业信息提供了重要平台。

2024年11月14日,为期4天的中山·小榄菊CITY咖啡节在小榄金融中心户外广场举办,70余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咖啡品牌亮相,这是2024年在小榄举办的第二次咖啡节活动。同时,PCA专业咖啡大师竞技赛(中山赛区)、第九届ABrC爱好者杯手冲咖啡大赛(中山赛区)两大咖啡竞技比赛也在此举办,全国各地的精英咖啡师同台切磋咖啡技艺,现场热闹非凡。

承办了这两项比赛的狼人咖啡,在中山咖啡圈几乎无人不知晓。来自中国台湾的张宇恩是狼人咖啡的主理人,他二十多年前还在台湾时就迷恋上了咖啡。因为家庭,他来到小榄追逐自己的咖啡梦,几乎从来没有为咖啡停止奔波,不是在各类咖啡活动现场,就是在前往各类咖啡活动的路上。

对他而言,咖啡节汇聚了具有各地特色的创意咖啡,是一场本地与外地咖啡爱好者的“双向奔赴”。贵州的刺梨咖啡、江西的皮蛋咖啡、广东顺德的知了猴咖啡,都让他大开眼界。“咖啡节就像一个大聚会,咖啡爱好者能够聚在一起,很有趣。”张宇恩说。

如今,张宇恩在行业获奖无数,“狼人老大”的名号赫赫有名。他表示,狼人咖啡将继续积极推动各类咖啡比赛在中山落地,吸引全国的咖啡比赛冠军来到中山,希望能与更多中山的咖啡师共同进步。

此外,政府部门牵头主办的咖啡活动也正在中山涌现。

2023年“中山美食文化周”期间的拉美咖啡节,让中山街坊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来自拉美地区的咖啡,近距离了解拉美咖啡文化。

2023年12月,“香山工匠杯”首届职工咖啡、烘焙技能竞赛暨职工咖啡文化集市,吸引了30余名东区街道的咖啡、烘焙行业职工选手同台比拼。在该比赛中,浅瑰咖啡的另一位主理人彭小贤荣获“香山工匠杯首席咖啡师”称号:“参加这次比赛,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咖啡制作水平,同时还能学习其他咖啡师的理念,从而提高自身水平。”

走出“家门”:中山本土咖啡品牌“出圈”

大多喜爱现制饮料的中山年轻人,都曾被HALO CAFE的那抹亮眼的“皇家蓝”刷屏,甚至不少外地游客,逛中山时都会手拿一杯HALO CAFE的饮料。

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山咖啡品牌,目前以39家在营门店数,力压星巴克咖啡和库迪咖啡,位列中山市同行业第2位。此外,HALO CAFE在中山以外还有28家在营门店,其中佛山15家,江门8家,广州2家,东莞1家,广西2家。

中山这抹“皇家蓝”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甚至“出圈”的?

HALO CAFE的几名创始人都是中山小榄人,他们在国外游历期间被咖啡文化吸引,于是萌生了回到家乡开一家咖啡店的想法。

“当时中山没有本土的咖啡店品牌,我弟弟他们就想把兴趣爱好作为自己的事业。”目前担任HALO CAFE品牌主理人的许贝增回忆创业情形时说,彼时星巴克深受欢迎,但中山年轻人仍然缺少类似的娱乐休闲聚集地。因此,2015年底,主打中端产品与时尚潮流的复合式咖啡店HALO CAFE应运而生。

独树一帜的“皇家蓝”、舒适的大型户外休闲环境、高性价比的咖啡和茶饮,还有中山人的口口相传,让HALO CAFE成功“破圈”,从中山走向全国。“门店最多的时期,在浙江、湖北、海南、河北等地区都能看到我们的‘皇家蓝’。” 许贝增说。

以咖啡起家的HALO CAFE,甫一创立便建立了自有的咖啡供应链,自主选购世界各地的优质咖啡生豆,并将其运输到自建的咖啡烘培工厂进行处理。目前,为了满足喜欢咖啡和茶饮的年轻群体的需求,HALO CAFE的产品品类超过50种。

近年来,随着中山的“咖啡浓度”越来越高,不少中山本土精品咖啡馆崭露头角,AZZO就手咖啡就是其中之一。

2024年11月初,AZZO在中山市东区槎桥路瀚华花园的门店历经半年的装修升级完成,重新开业,众多咖啡师与爱好者齐聚于此,享受咖啡美味。

AZZO联合创始人、主理人林德淳介绍,瀚华店单独开辟了一块研发空间,可供同行和爱好者体验各式咖啡机,其中还包括价值约20万元的中山第一台Strada X。“这里是所有咖啡爱好者沉浸式体验精品咖啡文化的场所。”林德淳说。

在AZZO开业邀请函上有这样一句话:“愿我们一同助力大湾区精品咖啡文化的繁荣发展。”

目前,创立于2018年的AZZO,除了在中山的8家门店,还拥有2家深圳门店,1家佛山门店。AZZO给不少深圳咖啡爱好者留下深刻印象,一位小红书用户发帖写道,“店面设计颇有水准,咖啡性价比高,让我刮目相看。”

AZZO市场部总监余耀豪认为,面对现在发展迅猛的咖啡市场,大部分时候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他表示,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AZZO将迎来更多的机遇,推广精品咖啡文化的脚步不会停止,“坚持深耕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好自己,相信有共鸣的人会越来越多。”

HALO CAFE悦和丰门店。

【样本】

载上市井烟火气

骑着“二八大杠”卖手冲咖啡

头戴鸭舌帽,身穿复古英伦风衬衫和背带裤,脚踩马丁靴,骑着“二八大杠”穿梭在白水井大街卖手冲咖啡,这就是吴均明过去一年的日常生活。

六年前,吴均明第一次感受到了手冲咖啡的魅力,从此在研究手冲咖啡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2023年,全国各地兴起了“单车咖啡热”,这引起了他的兴趣。

“还挺好玩的,就想买个单车模仿一下出来卖咖啡。”于是,他毅然辞掉了原本的工作,购置了一辆崭新而非二手的80年代凤凰牌“二八大杠”。

“我想从零开始,书写属于我的咖啡故事。”吴均明说。

亲手组装木箱,搭配复古装饰,在亚麻布上写下大大的“手冲咖啡”四个字挂在车头,把车停靠在岐江河边,老吴单车咖啡就算正式开业了。坚持了12天,他才在南区街道悦秀街卖出了第一杯咖啡。

白水井承载着一代中山人的烟火记忆,对80后的吴均明也不例外。随着生意有所起色,他开始有了信心,于是来到白水井这片他挚爱的土地。每天骑一个小时“二八大杠”从南区到白水井,还要携带所有的咖啡家当,但他从来不觉得累,反而还乐在其中。他笑着说:“虽然一天最多卖不超过10杯,但我很享受踩单车的烟火气。”

吴均明对店面讲究,对咖啡更讲究。据他介绍,他所使用的二十多种咖啡豆来自世界各地,最多每过半个月就更新一批,保证顾客每次来都能品尝到不同的豆子。由于只做手冲咖啡,他没有购买任何咖啡机,只有几个不同的手摇磨豆机,对应使用不同处理法、不同烘焙度的豆子,保证研磨的咖啡粉不会串味。

出品时,除了一壶香气四溢的手冲咖啡,他还会给顾客一只骨瓷杯,一只陶瓷杯和一只装有冰块的塑料杯。“由于杯子材质不同,口径不同,保温性不同,所以喝下去的咖啡口感也会不同。”他解释,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一款豆子体验三种口感,让顾客直观体会到手冲咖啡的魅力。

2024年8月,正值老吴咖啡开业一周年。由于种种原因,吴均明在白水井租下一间门面,暂时结束了只靠骑单车卖咖啡的日子。店内摆满了他从各地古玩市场淘来的老物件,岭南窗和庭院门则是从自家宅子拆下来的,天花板则用装咖啡豆的麻袋覆盖,独树一帜的装修风格给来自香港的客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目前,老吴的单车停放在店门口,路过的游客会时不时打卡留念。“以后我还会骑到别的地方摆摊,这辆单车永远是我的‘首店’。”吴均明说,“我想一直做到骑不动单车为止。”

最早以单车形式开店的老吴咖啡。

【声音】

热爱咖啡,是开店的最大理由

与一线城市相比,在中山开一家社区咖啡店所需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星罗棋布的社区店成为了中山咖啡业态的一大显著特色。

在中山开一家独立咖啡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咖啡店创业者时,大部分主理人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咖啡行业入门很简单,简单装修一下,买个咖啡机,会做咖啡就可以开店了。但如果没有熟客支撑,亏损甚至倒闭的速度会很快。”浅瑰咖啡主理人汤颖梅说。

面对如此之多的咖啡馆,如何才能培养属于自己的熟客?

“开店前先问问自己,为什么客人要选择你?是价格更低,味道更好,还是附加的情绪价值更高?”Flat White cafe主理人大贤认为,中山的咖啡馆数量已经足够多,当下如果不能做出差异化,又没有打价格战的资本,就无法保证盈利能力。

在大部分普通人眼中,衡量一家咖啡馆的好坏,最重要的是咖啡店的出品质量:咖啡越好,咖啡店越成功。但精品咖啡资深从业者对这一标准的看法可能令人大跌眼镜。

“开咖啡店不要太执着于技术。大部分生意好的店,不一定是制作咖啡技术最好的,但是大多都会营销。”狼人咖啡主理人张宇恩坦言咖啡店的寿命通常都很短,他曾经帮助几百人做咖啡店开店咨询,在他的印象中,这些咖啡馆还没有倒闭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不过,这些主理人都有一个共性:热爱咖啡。

“咖啡就是我生命的全部。”“只要我拿得起手冲壶,我可以冲到90岁。”“只要我愿意,可以一直开下去。”……这样的声音,几乎每位受访的咖啡店创业者都会提到。他们认为,追求盈利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有一颗热爱咖啡并且乐在其中、为之奋斗的心,才能把咖啡店开成自己心目中的“成功”模样。

采写:南方+记者 张翊伟 林雨萱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编辑 卢子衡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