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要为“新佛山”贡献一个怎样的人文经济示范区?

南方+

“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有力推动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南海应有的贡献!”

1月6日,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再造一个新佛山”。在全会分组讨论中,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的发言,特别是关于南海全力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的内容振奋人心。

这是南海基于在“人文经济元年”的新变化、新成效作出的新部署。回望2024年,全区上下积极探索、比学赶超,以人文支点撬动高质量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展望2025年,南海将继续深入实施“1123”文化工程,谋划创建省水经济发展试验区,并以此为先导,牵引人文经济示范区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实现新跨越。

龙舟是南海的传统文化IP之一。廖明璨 摄

“再造一个新佛山”

南海一马当先

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这是人文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南海近一年来的重点发力方向之一,已经取得了让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

“聚焦文化价值更加彰显,持续深耕人文经济。”如顾耀辉在全会分组讨论中所言,2024年以来,南海全区上下积极探索人文经济新赛道,以人文理念撬动各方面工作的理念渐入人心,初步形成了人文与经济交融共兴的良好势头。

经测算,2024年,南海全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502.16万人次,同比增长41.62%;旅游总收入255.47亿元,同比增长36.21%,一个更好看、更好玩、更有趣的人文南海翻开了全新篇章。

亮眼数据背后,龙头带动作用明显。西樵山风景区成为佛山市乃至广东省首个实行免门票入园措施的AAAAA级旅游景区,免票三个月来吸引游客124万人次,同比增长189%,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9%。广东千古情自2024年2月开业至今,接待游客超650万人次,营收超4亿元。

景区开业以来,大型歌舞演出《广东千古情》加场态势不减。南海区文广旅体局供图

南海大地艺术节、“龙超”“墟游记”同样出圈出彩,人气财气兼收。其中,第二届南海大地艺术节开幕以来接待市民游客80万人次,刺激社会力量直接投资超5亿元,间接带动周边项目投资超20亿元。

南海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的全新目标,与“再造一个新佛山”有机贯通。顾耀辉透露,接下来,南海将着力放大文化文明优势,深入实施“1123”文化工程,构建“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格局,打造人文艺术与现代产业探访体验之城,持续唱响“探南海、叹岭南”的城市主张。2025年,南海还将谋划创建省水经济发展试验区,并以此为先导,牵引人文经济示范区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实现新跨越。

人文经济元年

南海更上层楼

亿年山川、万年文化、千年水脉、百年工业,造就了南海独特的文化向心力。发力人文经济,在南海早有先声。

早在2022年底,顾耀辉就在南海文化发展大会上,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相关愿景——我们要将南海建设成为“最岭南”的人文之城、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自此,南海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提出构建“三带三区”文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4年是南海的“人文经济元年”。南海“新春第一会”首次提出,把人文经济作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实施“1123”文化工程,是南海在这一年吹响的冲锋号,也是发力人文经济的题眼所在。

具体来说,“1123”的第一个“1”指打造西樵山文化核心IP,第二个“1”指推进“水上南海”发展战略,“2”指建设湾区演艺新高地和湾区文商旅消费新高地,“3”指打造大地艺术节、“龙超”“墟游记”三大品牌活动。

一年来的新发展,新打法、新数据都是力证。这一年,南海创新文旅打法,牢牢抓住“泼天留量”。西樵山景区率先告别门票经济,在2024年10月1日正式免票当天,共接待游客超8.2万人次,为2023年同期人数的3.5倍,其后更持续优化内容供给,不断制造热点,带动形成山上山下、景区城区联动发展新局面。

音乐剧《咏春》是南海首部大型原创舞台作品、2024年度佛山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这一年,南海打造湾区演艺新高地,带动越来越多年轻人“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从广东千古情景区开业,到发布《南海区打造湾区演艺新高地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再到携手开心麻花推出音乐剧《咏春》,“演艺南海”好戏连场,热力十足。

还有“艺术+南海”的新探索。西樵山下,“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4”启幕于2024年11月,新近荣获《时尚旅游》GOLDEN AWARDS 2024时尚旅游金榜-年度文化影响力项目。

“罗行艺术墟构建艺术乡创新局面”入选2024年度全国乡村文化建设典型案例。丹灶宣办供图

这一年,南海传统文化IP绽放新经典。其中,“龙超”系列活动端午期间吸引全网37亿点击量,“罗行艺术墟”让沉寂数十年的旧墟市火爆出圈,入选2024年度全国乡村文化建设典型案例。《雄狮少年2》火热上映,由南海参投的“现象级IP”将从西樵山出发,带着醒狮文化的烙印,走进全国观众的视野。

镇域经济发达、“镇能量”充沛,是南海的重要特征。这一年,在人文经济学理念的加持下,人文艺术之风还吹到南海各镇街、吹入“百姓家”。

桂城兴起“大湾区粤潮青年文化新聚场”,九江打响“人生总得拿一回桨”品牌,西樵迎来《雄狮少年2》“回家”超前点映,丹灶罗行艺术墟入选全国乡村文化建设典型案例,狮山博爱湖佛北城芯演艺核心区雏形初现,大沥灯湖中轴音乐季、稻田音乐节引爆时尚产业,里水打造了全国首个市场化运营的沉浸式烟花剧场首秀……一系列实践探索,让南海各镇街的面貌、形象为之一新。

“贤鲁岛之夜”焰火晚会。廖明璨 摄

号角催征前程锦

南海奋起争先

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再造一个新佛山”,展现愿景蓝图之新,呼唤精神状态之新。在南海,“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的新目标,将带动相关工作计划焕新。

可以肯定的是,相关工作继续聚焦“1123”文化工程发力。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透露,2025年,南海将聚焦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1123”文化工程,加快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以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

聚焦打造西樵山文化IP,南海将通过出台西樵山文化品牌建设方案,发挥同心文化发展基金力量等举措,加大对西樵山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力度,用好西樵山免门票利好政策,融合景点、酒店、餐饮、零售等业态,加强山上山下文旅联动,同时持续提升西樵山文化影响力。

聚焦推进“水上南海”发展战略,南海将扎实推进广东氢湾集团、南海国际龙舟运动中心等40多个水经济项目落地建设,以水脉串通文脉、滋养城脉、激活商脉,并全力发展主理人经济,梳理、改造、包装散落旧物业,开创更多“小精美特”文化空间。

聚焦建设湾区演艺新高地和湾区文商旅消费新高地,南海谋划打造千灯湖中轴、南海体育中心、听音湖和广东千古情等三大演艺消费核心区,通过“食客封神”文旅促消费活动、申报“粤式茶点之都”等举措打响“南海菜”名片,并加快建设千灯湖中轴文旅商贸集聚区。

2024年11月,“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4”启幕。廖明璨 摄

聚焦打造三大品牌活动,南海坚定高质量办好第二届大地艺术节,与景区景点、酒店、特色餐饮等合作联动,鼓励旅行社、研学机构等打造艺术节特色游线产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促进文旅市场畅旺。着力“龙超”品牌,南海谋划进一步擦亮赛事名片,还将联动文创设计等形式,将“龙超”元素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打造“墟游记”文化品牌,更多艺术集市、展览沙龙、艺术展演等艺术互动场景,更多艺术家工作室、年轻主理人都将在南海登场落地。

惊喜持续有来。会上,顾耀辉还谈到,南海已着手提前谋划第三届大地艺术节筹备工作,并与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相结合,以西樵山、听音湖为中心,串联平沙岛、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璜矶鹭鸟天堂、有为水道等重要节点,打造3条约50公里、覆盖桑园围、彰显岭南水乡特色的乡村示范带。

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南海新征程就在脚下,新未来近在眼前!

撰文:陈梦 南宣

相关阅读:

全媒体聚焦佛山市委全会

南方+南海读者群二维码

编辑 梁彩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