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记者从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获悉,按照省的相关部署要求,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佛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联合推动信用修复“一件事”于2024年12月底正式落地,各类经营主体在广东政务服务网佛山分厅“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即可找到办理指引的入口。
近年来,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社会各界对经营主体信用状况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信用修复的需求日益增长,2024年1月1日至今,仅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完成行政处罚信用修复4688条,同比增长约176%。据了解,经营主体在咨询和办理信用修复过程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误区。
广东省政务服务网佛山分厅“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
误区一
信用修复“急用再办”?越早办理越好
数月前,顺德区北滘镇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因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而被处罚。近日,该企业在申请境外展会补贴时发现,该项补贴申请需提供企业信用报告,而其中的行政处罚信息将影响补贴申报成功率。企业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启动信用修复工作。
“感谢市发改局工作人员一直耐心指引,我们在信用修复‘一件事’线上专区了解申请条件、申请材料、修复流程、办理时限等后,全程线上办理,大致7个工作日就成功办理了信用修复,才没有耽误后面申报工作。”以上企业有关负责人解释。
据介绍,佛山探索信用修复告知书同达机制,明确具有行政处罚职权的部门在对执法对象作出行政处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根据信息公开属性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告知信用修复的政策要求、修复条件和办理流程等,实现信用修复政策的主动告知,在维护法律权威、落实监管职责的同时,彰显执法温度,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社会环境。
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业务办理人员介绍,一些经营主体对信用修复重视程度不高,就像北滘镇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一样,其具备办理信用修复的条件已满2个月,但没有及时办理,等到需要查询信用报告了才着急办,建议在具备信用修复条件后应尽快办理。
误区二
信用修复按条收费?零费用!
信用修复“一件事”涉及行政处罚信息修复、异常名录信息,以及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修复等三个主要领域。其中,针对行政处罚信息修复,依托信用中国网站提出修复申请,佛山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进行修复初审;针对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修复,明确向作出列入决定的部门提出申请,有关部门按照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规定办理相关信用修复事项,杜绝多头受理、多头修复的情况。
针对网络不法中介散播所谓“信用修复有门路,花钱托人好办事”的虚假诱导言论,以上工作人员介绍,时常会接到经营主体询问办理信用修复费用的问题,事实上信用修复不涉及任何费用,而且信用修复完成后,各级各部门的数据每日实现协同联动。“为做好信用修复‘一件事’服务,信用佛山网站公开各部门设置的专门咨询电话,便于致电话了解,我们流程都是公开透明的,办理起来方便快捷。”
误区三
办理征信修复?骗局!
以上业务工作人员透露,也有经营主体来电咨询征信修复流程等,“事实上,不存在征信修复一说”。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了解到,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得擅自修改展示无误的征信报告,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凡是打着“征信修复”“征信铲除”“征信洗白”等各类幌子,声称可以花钱对不良信息进行征信修复的都是非法牟利的陷阱,切勿上当受骗。
“信用佛山”网站信用修复指引。
信用修复办理需要多长时间呢?“以行政处罚为例,经营主体在完全履行了行政处罚决定规定的义务、纠正了违法行为,且行政处罚信息达到最短公示期限或最短三个月后,就可以申请行政处罚的信用修复,在材料准备齐全的情况下,零费用、不见面即可实现修复办理一次办成,审核期限为七个工作日。”以上业务工作人员介绍。
目前,佛山各有关部门加强协同合作,统一对外提供信用修复“一件事”咨询引导、申报辅导、评价处置等线上线下综合服务,不断增强相关岗位人员的业务能力。
采写:南方+记者 肖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