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紫金“人才三引擎”,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南方+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作为连接科技与创新的关键要素,是创新的根基,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在河源市紫金县,一场关于人才发展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上演。紫金县积极响应《河源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着力打造“群雁回巢”首选地、“特色人才”优选地和“全域人才”集聚地,为紫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动力。

群雁回巢

激发乡土情怀的创新动能

走进紫金县,一股浓郁的乡里能人返乡创业热潮扑面而来。紫金县深入实施“雁归源”行动,将吸引乡村能人返乡创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据统计,2024年,紫金县共回引“归雁”人才1597人,超额完成年度时序目标任务106.5%,这一数字背后,是紫金县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的生动写照。

在紫金县人才工作体系中,“三库”建设是基础。紫金县首次制定人才评价体系实施办法,完善1+N人才政策库,并建立外出乡村能人人才库,定期更新信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紫金还摸排了县、镇、村产业项目,建立产业项目库,为吸引外出乡里人才返乡建设提供坚实项目支撑。

为了拓宽乡村能人返乡渠道,紫金县充分利用党委政府、村(社区)工作人员以及“五老一贤”等群体力量,广泛动员有能力、有影响、有声望的各界乡村能人回乡建设。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总部的迁址便是其中典型案例,该公司从深圳迁至紫金后,2023年产值达到了9.79亿元,为当地贡献税收3599万元/年,成为紫金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此外,紫金县还落实了乡村能人“六个一”工作机制,加强与乡村能人群体的沟通联系。2024年以来,紫金县共开展联系乡村能人服务活动1330场次,争取到了意向投资项目6个,投资金额高达797万元。这些项目的落地生根,不仅为紫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激发了更多乡村能人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

特色人才

赋能农业产业的创新力量

在紫金县,特色农业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了打造支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紫金县以蝉茶产业人才中心建设为重点,实施了一系列精准育才举措。

紫金县制定《紫金县蝉茶产业人才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并建立名师工作室,专注于培育蝉茶产业人才。截至目前,已有350多名蝉茶产业人才在这里接受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为提升农村特色产业实用人才素质水平,紫金县积极对接高等院校、职校(技校)、行业协会等资源,举办多场茶产业特色技术交流会、培训会以及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据统计,这些活动共培训超1300人次,为紫金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同时,紫金县还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和“南粤家政”工程,共培训664人次。此外,紫金县推动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服务,共选派48名科技特派员进驻村(社区)开展科技宣传服务活动。这些科技特派员不仅对接服务企业等经营主体15家次,还培训农业农村技术人员380户人次,解决8项农业生产难题,为紫金县的特色农业发展注入了科技动力。

全域人才

拓宽发展空间的创新格局

在紫金县的人才工作版图中,“全域人才”集聚地的打造是重要一环。为了拓宽人才工作覆盖面,紫金县从机制建设、平台建设和帮扶机遇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工作格局。

在机制建设方面,紫金县深化1+N人才工作体系建设,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这一机制建立,为紫金县人才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平台建设方面,紫金县聚焦工业经济发展瓶颈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与深圳市龙华区联手打造了“反向飞地”河源紫金(龙华)科技创新孵化中心,并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了博士工作站2个、“人才飞地”1个。这些平台建立,为紫金县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研发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为了用好乡村能人资源,紫金县还与深圳紫金商会、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等单位合作共建了人才联络站,为乡村能人返乡创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在帮扶机遇方面,紫金县持续推进委托式办学和卫生医疗系统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龙华区继续选派了15名教师到紫金县支教,进一步激发了紫金县教育的内生动力。同时,紫金县还与湾区城市知名医院合作共建,柔性引进了31名高层次医疗人才。此外,紫金县还争取到了省教育厅、高校、龙华区等单位共选派19人到紫金县挂职锻炼的机会,并选派了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龙华区跟班学习。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党政人才的双向流动,也为紫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紫金县,人才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进步的核心引擎。未来,紫金县将继续完善“群雁回巢”首选地、“特色人才”优选地和“全域人才”集聚地等人才“三地”,不断深化人才工作机制改革,构建一个更加健全、高效的人才生态系统,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撰文:张浩森 黄从高 甘建楼


编辑 彭正子 何雪峰
校对 何翠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