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没下巴?当心是“下巴后缩”!医生:尽早干预很关键

健康广东
+订阅

近日

有网友晒出

前跳水运动员田亮女儿森碟的照片

称其疑似“下巴后缩”

建议及早进行矫正治疗

田亮回复称正在矫正中

专家表示

下巴后缩的患儿

在门诊中非常多见

及时诊断、尽早干预

尤其重要

下巴后缩即下颌后缩,就是下巴相对于正常位置向后退了一步,属于安氏二类错颌畸形。这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发育问题,它不仅影响颜值,还可能对口腔功能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从侧面就能看出明显的上颌前突,中面部呈凸面形态,看起来下巴短小或没有下巴,影响面部美观和咬合功能。”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口腔与颌面整形中心主任周昌龙表示,严重者因气道狭窄可出现打鼾,出现睡眠呼吸功能障碍,影响生长发育。

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孩子们的颌骨正在快速生长,任何影响盘髁关系的不良习惯、损伤、不恰当的治疗,如过度大张口、进食过硬过韧食物、咀嚼肌过度疲劳、创伤都可能会导致下颌发育异常,使下牙向前推移,下巴相对后缩。

因此,家长和口腔医生应重点关注这些不良习惯,并采取措施干预

周昌龙提醒,下巴后缩的诊断较为专业,建议到正规医院的颌面外科就诊。早期干预和正确治疗对于预防下颌后缩的进一步发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家长要遵医嘱配合治疗,按时带孩子复诊,才能获得最佳疗效。

两步自测自己是否有下颌后缩的情况:

照镜子时,观察侧面线条,如果鼻尖、嘴唇、下巴不在一条直线上,可能就是下颌后缩。

自然状态下,嘴巴闭合时,上牙覆盖下牙过多,或者下牙明显向后退,也是下颌后缩的信号。

通过专业的头影测量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下颌与颅骨的关系,确定下颌后缩的程度。

目前,正畸治疗是应对下颌后缩的主要手段。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针对下颌后缩的矫治策略各有侧重。

● 孩童阶段(3~6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颌骨正在快速生长,不良习惯如张嘴呼吸啃手、吮吸手指、咬下嘴唇等,可能会导致下颌发育异常,使下牙向前推移,下巴相对后缩。

应关注这些不良习惯并采取措施干预。或可使用特定的正畸装置,帮助孩子们改正不良习惯,引导颌骨恢复到正常的生长轨迹。

● 青少年阶段(9~12岁)

青春期是颌面部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骨骼具有较大的发育潜力。在这个阶段,应评估孩子的脸型,确定是否存在下颌后缩的情况,并采取以下措施:

功能性矫治——利用功能性矫治器,通过引导下颌向前生长,改善咬合关系和面部形态。

固定正畸治疗——使用金属或陶瓷托槽,配合弓丝系统,通过逐步调整弓丝的力量,引导牙齿和颌骨向正确位置移动。

● 成人阶段(>18岁)

手术矫正——对于中重度下颌后缩患者,可能需要联合正颌手术,如下颌前徙术,来移动下颌骨到更合适的位置。手术通常在成年后进行,因为此时颌骨已经停止生长。

掩饰性治疗——对于一些不需要手术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可以通过牙齿代偿或骨代偿的方法,即通过牙齿的移动来掩饰颌骨的不协调,改善面型。


编辑梁杰祥 | 责编赵莹

审校发布王剑莉

来源宁波晚报、央视网、九派新闻、科普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