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5天亮灯,聚光禅企闪耀新年
“聚光耀企,共赢未来。”
2024年的最后时刻,佛山禅城全城亮灯,集中向企业致敬。
这将今年的禅城服务扶持企业的系列行动推向高潮。12月30日,禅城区“聚光灯计划”首批企业发布,41家领航企业与32家新锐企业联袂走上红毯,获赠专属服务卡。在聚光灯的照耀下,每一家企业都变得熠熠生辉。
12月30日,禅城区举办“聚光灯计划”首批企业发布暨聚光赋能交流会。 南方+ 廖明璨 摄
作为中心城区,禅城向来因“聚”而兴。历史上,这里是明清“四大名镇”“天下四大聚”之一的佛山核心腹地,是中国的工商业重镇。
如今,通过“聚光灯计划”,禅城集中力量打造明星标杆企业军团,代表城市中心在更大范围参与竞争、拓展市场,打响品牌,并推动高端资源要素进一步聚集,增强“佛山之心”的要素集聚力、价值引领力、辐射带动力、区域竞合力,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禅城打造“佛山之心”,推动要素聚集。 南方+ 廖明璨 摄
聚城市之光,打造明星企业军团
2024年即将过去,回望这一年,对禅城企业而言,感受最深的政府服务,莫过于“聚光灯计划”。
这是禅城重点打造的优质企业选树培育工程,也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造星”行动。
今年初,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启动实施“聚光灯计划”,选树一批标杆企业、头部企业,通过目光聚焦、资源赋能,加快企业成长壮大,打造一批具有话语权、竞争力的明星企业,让企业走到“聚光灯”下。此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经过半年的筹划、调研,走访了200多家企业,广泛听取意见并反复修改方案,最终梳理出企业集中的需求,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并于7月正式启动,吸引广大企业踊跃参与。
由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牵头,联动发改、文旅、市监等多部门,并邀请投融资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权威媒体参与,经过严格的自评、评审会和实地走访,从经营力、创新力、影响力、成长力、发展力五个维度对参选企业进行评估。
这是一场挖掘企业样本的深入调研。通过此次评审和走访,进一步了解全区企业现状,摸清产业发展家底,也发现了不少“宝藏”。
特种医用导管,多年来坚持走自主研发创新的路线,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金凯地,过滤设备领域的细分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全国第5、全省第一……
“真没想到,禅城还‘隐藏’了这些优质的中小企业。”评审组专家、广东中盈盛达融资担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总经理陈志峰在实地走访企业后赞叹不已。
“聚光灯计划”通过全方位的选树培育,将城市之光投射到优质企业身上。对一些平时不显山露水的“隐形冠军”而言,更是一次提升曝光和价值放大。
这也是一次重商暖企的贴心服务。在走访过程中,政府牵线搭桥,邀请社会各界的专家现场为企业问诊把脉、解疑答惑。
金凯地近年来发展迅猛,但长期受困于资金短缺而难以进一步扩张壮大。“聚光灯计划”评审组的投融资专家实地调研后,为该公司提出针对性的融资建议。该公司总经理庞仲达坦言,“聚光灯计划”帮助企业开拓了发展思路,也更坚定了在禅发展的信心。
这更是一场城市向企业的致敬表彰。经过近半年的评审走访,优中选优,最终73家企业集中闪亮登场。当天发布会上,企业代表在追光灯照耀下,走上红毯首秀,获赠专属服务卡。此外,全城地标也将连续多晚为他们亮灯。
禅城向企业赠送专属服务卡。 南方+ 廖明璨 摄
每一束聚光灯的光束,都是对卓越的致敬,对创新的礼赞,对未来的期许。
“当一座城市尊重企业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和企业家,必定能为这座城市发光发热。”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启超说。
汇产业之势,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聚光灯计划”首批企业的脱颖而出,也是禅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生动写照。
首批73家入围企业中,41家是在行业中处于规模和市场领先地位的领航企业,32家为在新兴赛道或新近崛起发展势头迅猛的新锐企业,涵盖了陶瓷建材、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文旅创意、科技服务等多个领域,也符合禅城建设都市制造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商业消费中心、岭南文化中心的定位方向。
在都市制造领域,传统优势产业凭借深厚的底蕴,实力依旧“硬核”。其中,陶瓷行业有13家企业、食品行业2家、纺织服装业3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赛道的企业,占据领航企业数量的接近1/3,新兴产业蔚然成势,成为砥柱;同时新锐企业也在快速成长、日渐成型。
在产业服务领域,13家入围企业中,领航企业5家、新锐企业8家,涵盖数字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环保服务等多个专业服务类别,凸显了禅城作为“佛山之心”的强大辐射带动力。
在商业消费领域,领航与新锐,各擅胜场。面向国内为主传统的不锈钢贸易依然领跑,以世界500强青山控股集团华南总部吉瑞科技为龙头;博达科技、迅亚建材等则成为外贸弄潮儿。此外,佛山创意产业园则一骑绝尘,成为佛山商业体中的领头羊。
在文化创意领域,4家入围的,都是新锐企业,不乏像龙狮文创(HEA)等网红潮牌,但总体来看,文创产业还在起步阶段,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仍需加大培育力度。
聚光灯的光芒如同希望的火炬,即使在最黑暗的夜里,也能指引方向,照亮前路。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经济承压前行,但“聚光灯”企业大多表现出较强的韧劲和定力。
天安新材是“聚光灯计划”领航企业中的佼佼者,近年来逆势而上,先后并购鹰牌集团、浙江瑞欣、天汇建科、南方建筑设计院,参股佛山隽业,在业内备受瞩目。“只有活成一束光,才能照亮前程。”吴启超说。
天安新材收购鹰牌陶瓷,实现逆势增长。南方+ 廖明璨 摄
禅城区经科局局长陈娴认为,“聚光灯计划”企业不仅是禅城产业的精英力量,更是禅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和重要动能。
今年前三季度,禅城GDP实现1766.53亿元,同比增长3.6%,跑赢全省、全市大盘,连续7个季度稳居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排名第一。在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考核中,获得进位类第一名。获评全国地级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第8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5名、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20位。这些成绩的背后,“聚光灯计划”企业贡献了重要力量。
一批禅企标杆支撑禅城高质量发展。 南方+ 廖明璨 摄
此次评出的企业名单只是打响头炮,后续禅城还会根据每年企业发展情况评估和报名情况予以动态更新,吸纳更多禅企精英加入“聚光灯计划”,形成雁阵梯队。
作为新锐企业代表,艾感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清峰则希望,以入选“聚光灯计划”为契机,加强与本地产业的合作,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集八方之能,昔日“四聚”今更亮
“聚光灯计划”还是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一招。
古语云:出处不如聚处。历史上,佛山以“聚”而闻名于世。
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的《广阳杂记》记载:“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作为当时中国重要的商贸重镇,佛山不仅工商业高度发达,更形成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的高度集聚。
如今,禅城更需向“聚”发力。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盘石认为,禅城打造“佛山之心”,实现中心城区向城市中心的重大跨越,要做到要素更高、集聚更强、价值更大和服务辐射更有力,实现高端要素资源高度集聚。
“聚光灯计划”的实施,将推动四面八方的高端资源向禅城集中,赋能产业进阶,助力城市价值跃升。
当天发布会上,大湾区创新设计影响力合作联盟将推动港深等地的设计大咖服务本土产业,广东省科学院则为广大禅企提供专业权威的科技服务,GDToday今日广东国际传播中心则为企业出海搭建渠道平台。还有广东工业设计城、佛山上市企业协会等机构,为企业提供资源对接。
这些都是企业做大做强所需的“光”,也是禅城“追光”而行的“强心”崛起。
GDToday今日广东国际传播中心为企业出海搭建渠道平台。 南方+ 廖明璨 摄
“此次会议不仅是对优秀企业的一次聚焦,更是对资源赋能的一次深度融合。”禅城区副区长李国强表示,禅城区委、区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企业发展,为入围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服务保障。
目前,围绕“聚光灯计划”,禅城已建立了有力的政府服务机制,区长挂帅成立专责工作小组,为企业跟踪服务建立“一企一档”、实行“一企一策”和专属服务热线沟通。下来还会根据企业需求,联动相关镇街和职能部门组建三人服务小组,主动靠前、全程跟踪、创新赋能,快速解决企业发展之难,不断提升发展之能。
根据入选企业的发展诉求,禅城还将搭建更全面、更权威的资源库,汇聚品牌、设计、科创、市场、金融、人才之光,为企业赋能。同时联合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基础诊断服务,对症施策,帮助企业找到更快更优发展路径。
此外,禅城还将策划以“聚光灯企业”为主题的一本书、一个公园、一场知名专家学者解读,以及一系列跨城研学推广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禅企标杆的浓厚氛围,拓展企业和城市的影响力。
聚光灯下,城市中央;梦想起舞,心之所向。
期待政企携手、共赢未来,开创更大的辉煌。
采写:南方+记者 罗湛贤
拍摄:廖明璨
剪辑: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