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 在狮子身上却能看到这么“狗血”的故事……
《狮子王:木法沙传奇》,用最强大的技术力缔造最“草原玛丽苏”的动物故事。
相较于2019年的真人版《狮子王》,迪士尼的技术力再次升级,影片的画面更惊艳、更真实、更梦幻。
若说随风摇曳的毛发,还是粒粒分明的雪珠均细腻地足能够以假乱真的地步,令人完全分不清是虚幻还是现实。
生机盎然、彩蝶飞舞的永恒之地和广袤无垠,壮阔高远的雪山之巅等景色则更是让梦幻化为现实!
除了水体效果还有那么一丝丝欠缺之外,《狮子王:木法沙传奇》的视觉效果几乎无可挑剔。
然而迪士尼却用这样的技术力,编织了一个草原狮子版的“乡村玛丽苏”式的故事。
好似在狮子身上流淌的竟然是“狗血”,实在令人失望透顶。
本次前传的故事将视角放在“辛巴”的父亲“木法沙”身上,同时来了个身份调转的戏码。
相较于身为“王子”的辛巴,它的父亲“木法沙”却是因洪水而与父母失散的“流浪儿”,可谓真正的“草根出身”。
另一个狮群的王子塔卡,从鳄鱼口中拯救了辛巴,并与其“义结金兰”,邀请它成为了狮群的新成员。
虽然,木法沙在狮群中遭遇到了排挤,但却也从母狮身上学到了生活的本领。
在它日渐长大的时候,一群强大的“外来白狮”突然发起袭击,并誓言占据整个草原。
弱小的木法沙与塔卡只得被动“踏上流亡之旅”。
相较于《狮子王》原本的剧情,《狮子王:木法沙传奇》的故事结构大体类似,却明显不足。
无论是踏上逃亡之旅的原因,还是在逃亡之旅中的经历都显得过于简单而生硬。
毕竟《狮子王》的故事源自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而《狮子王:木法沙传奇》则像是徒有其表的拙劣仿笔。
影片对于塔卡的刻画过于简单粗暴,让观众很容易就能猜,它便是《狮子王》故事中的刀疤,因此故事整体没有丝毫惊喜。
而木法沙的性格刻画则更为敷衍,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成长弧光,这一点对于影片的叙事是致命缺陷。
在影片的刻画下,无所不能的木法沙像是注定的“天降圣狮”,一切磨难只是帮助其认清自身“无敌”能力的固定关卡,却又偏偏要将其塑造为没有“王子”身份的流浪儿,期望用它的身份来证明,狮子王之所以是狮子王,乃是因为他的不懈努力、领导才能与谦卑之心。
尤其是结尾的设计更加草率,木法沙既没有正面击败强敌,也没有战胜自己对水的恐惧,更没有真正为永恒之地的动物们作出卓越的贡献,就凭着一次“粗略蹩脚”的演讲和一次“纯属侥幸”的意外,便成为了永恒之地的“王”,实在令人无法忍受。
用一句“上苍注定”就解释一切,这样的设计不过是从某一类“宿命论”到另一类“宿命论”的切换,完全无法给出说服观众的理由。
但,这还不是最令人头疼的地方。
最令人头疼的地方在于塔卡背叛木法沙的理由,居然是因为“暗恋失败”……
而他成为刀疤的理由却又是在危机关头,救了木法沙的命,“狮格分裂”又没有得到深度刻画,行为突兀缺乏基本逻辑。
用“音乐剧”的方式演绎如此轻浮的剧情完全填不满如此宏大的“布景”。
原本的《狮子王》中,木法沙是一个令人尊敬且恩威有度的王者,但在《狮子王:木法沙传奇》上映后,它的形象反倒有点“崩了”。
甚至令人产生了一种“爹还不如儿子”的既视感……
尽管作为前传电影,《狮子王:木法沙传奇》的结局人尽皆知,因此很难编出什么惊喜之处。
观众们愿意为其掏钱,恐怕更多是靠情怀支撑。
但《狮子王:木法沙传奇》的“惊吓”之处,钱花了,情怀没了!
撰文:雷德利思行者
图片来自于网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