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探索“抵押+信用”贷款,支持跨境养老金融发展

南方+

12月30日,笔者从人民银行中山市分行(下称“中山人行”)了解到,今年以来,该行积极探索开展“抵押+信用”贷款模式,推动银行加大对提供跨境养老服务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目前,中山市辖内银行机构已向4家养老机构合计授信近1900万元。

中山人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破解养老机构抵质押物不足难题,11月,该行印发了《中山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要求银行尽快落地普惠养老再贷款,探索港澳跨境养老融资新模式,同时,联合地方民政部门对养老机构开展调查,及时将拟对标港澳养老机构标准进行设备更新改造的养老机构推送给银行进行对接,促成贷款投放。

在方案印发后,中山人行积极指导银行机构在符合授信审批条件的前提下,突破最高抵押率权限,采用“抵押+信用”方式,对于养老机构抵押不足部分采用信用贷款予以支持,缓解抵押物缺乏问题。此外,指导银行机构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利率低至2.8%;建立信贷审批绿色通道,从实地走访、拟定授信方案、授信审批到最终放款,时间可缩短至6天。

近日,交通银行中山分行为中山市华宇乐颐养院快速制定融资授信方案,采用“抵押+信用”方式,给予企业综合授信500万元。

据悉,中山市华宇乐颐养院目前已获得香港相关部门认可,可开展与香港养老院的合作,将香港长者移居至中山养老。为对标香港养老机构入住标准,争取在2025年纳入香港社会福利署“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提供更多跨境养老服务,这笔资金计划用于对院内设备和环境进行改造升级。

中山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进一步加强与发改、民政、工信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完善跨部门融资对接机制,推动银行机构积极开展养老机构经营权、收费权及其他应收账款等抵质押方式创新,鼓励银行对提供跨境养老服务的机构在利率定价、授信审批、贷后管理等方面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案例,支持跨境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

撰文:伍杰 余朝宇

编辑 李姗恒 钟商业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