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太平:乡村治理新 文化产业兴|百千万 村潮涌

南方+

推行积分制治理,村民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参与乡村治理,解锁乡风文明建设密码;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迎来蓬勃发展,年产值从2021年200多万元增至2024年1000多万元……入选第二批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对象以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太平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本村生态环境、非遗文旅资源优势,聚焦乡村治理“积分制”、党群参与乡村绿化、文化产业资源转化等方面,抓紧抓实典型村培育工作,走出具有太平特色的发展新路径。

太平村内的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迎来蓬勃发展,2024年产值1000多万元。

太平村内的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迎来蓬勃发展,2024年产值1000多万元。

推行积分制

乡风文明新气象

“没想到参与镇、村组织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搞好村庄人居环境就能积分兑换奖励……”太平村民老李说。

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百千万工程”工作积极性,太平村进一步推广运用积分制,以《福堂镇村党组织“百千万工程”积分管理制度(试行)》《太平村助力“百千万工程”积分细则(试行)》为机制保障,结合“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如农村人居环境、培育文明乡风和绿美生态建设等方面,通过清单化赋分方式,带动500余名村民参与积分制活动,并在“积分超市”中兑换纸巾、洗洁精等多种生活用品。

太平村通过探索积分制管理赋能乡村治理。

太平村通过探索积分制管理赋能乡村治理。

通过探索积分制管理赋能乡村治理,该村进一步提升了党组织引领力、凝聚力,推动村民从“要我干”向“我要干”、“村内事”向“家内事”转变,提升了乡风文明驱动力,构建起上下同心、齐抓共管的乡村治理工作新格局。

党群聚合力

绿美乡村新颜值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颜值”,该镇将乡村绿化工作与“百千万工程”紧密结合一起部署、整体推进。

在贯彻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该村抢抓2024年—2026年乡村绿化三年行动契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4年共发动县、镇、村党员干部、热心人士100余人次认捐认种认养苗木1100余株。

结合当前福堂镇美丽河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太平段绿化美化需求,太平村提前部署今冬明春乡村绿化准备工作,编制乡村绿化示意图,计划投入10万元种植2500株苗木,围绕壮瑶风采非遗文化产业园、特色村整洁村等重点生态区域提质增绿,打造生态旅游路线,以绿美乡村良好的生态效益带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带领社会各界了解太平村,支持太平村发展经济。

用好合作社

农文产业新融合

在产业发展上,太平村注重盘活用好合作社资源,激发提升合作社发展活力,推动壮大村集体经济。

太平村地势平坦,土地可集中连片流转。因此,该村运用“党组织+合作社”模式,出租太平碾米厂土地促进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并由田野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优质丝苗香稻,实现农产品产销一体的发展模式。

此外,今年11月“连山壮瑶风采非遗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是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大进步。如今,在非遗壮锦发展上,合作社不再局限于非遗织、染、绣技艺传承发展,还注重延伸民族风服饰展销、民族特色风情美食、非遗技艺研学、民俗生活体验游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盘活太平村小学闲置资源、传统民宿、生态渔业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推动2024年行业从业人员人均增收2万元,合作社年产值从2021年200多万元增至2024年1000多万元。

南方+记者 陈国飞 黄津

通讯员 钟晶 蒋小榕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刘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