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县、怀集县:建设农村“微工厂”开辟村民增收新路径

南方+

近年来,德庆县、怀集县为破解镇村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紧缺的瓶颈,以闲置土地、楼房、厂房等突破口,充分挖掘连片闲置地和“村小”撤并闲置地,通过盘活把“沉睡”资源蝶变农村“微工厂”,成为带动村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活力股”。

目前,怀集马宁镇、岗坪镇共有17个村(居)引进企业或小作坊入驻,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德庆县成功盘活闲置资产4处,引进企业8个,计划总投资额超3.2亿元,达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超1000个。

精准发力盘活招引

“闲置地”变身“微工厂”

怀集、德庆县立足本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需要,多种途径盘活农村闲置土地,畅通服务企业“快速通道”和解决问题“绿色通道”等措施落实“微工厂”用地保障。全面摸清家底资源。德庆马圩镇对镇、村级闲置资产资源进行详细的排查,彻底摸清资产和资源的利用状况、闲置时长、权属、面积等要素情况,制定不同的盘活方案和《马圩镇产业规划图》,明确以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养殖业、手工制造业等为主导的招商战略规划。

怀集县马宁镇、岗坪镇全面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群众大会以及分网格入户等方式全面摸底调研镇内破旧泥砖房拆除后的连片土地,探索出以产业思维做好破旧泥砖房拆除的“后半篇文章”。目前,马宁镇“三清三拆”可利用闲置用地面积有130多亩,岗坪镇盘活利用的闲置建设用地约60亩。

优化服务促招商。怀集马宁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整合苏沙村“三清三拆”后连片3300多平方米破旧泥砖房用地,镇政府在政策扶持、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成功引进首期投资500多万元的怀集英铧电源有限公司,并推动该企业1个月内完成公司从注册到投产开业,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将“闲置地”变为“电工厂”。

广东省首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德庆马圩镇。徐向光 摄

广东省首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德庆马圩镇。徐向光 摄

德庆马圩镇了解到马岭辽工业园区内一家企业因经营不善,正谋划转让土地和厂房剩余租赁年限,并发现坐落于马圩镇的一个皮具加工点正是花都区规上企业亿豪皮具加工厂的代加工点,该企业在花都区的厂房租期将至,或将迁移厂房。当地立马抢抓机遇,迅速与双方负责人对接,通过搭建沟通渠道促成双方就厂房租赁开展洽谈,协调解决各项难题,用心用情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全力保障“微工厂”用地。

企业落地拓岗位。怀集英铧电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逆变电源、稳压电源、转换器、环形变压器等,产品销往全世界60多个国家。该企业首期的投产可为马宁群众提供150个就业岗位,年发放租金、工资共300多万元。德庆亿豪皮具加工厂今年4月正式从广州花都整厂搬迁落户马圩,目前,皮具厂已招募100余人投工投产,预计2025年7月全面投产后可供500人以上就业。

三产融合

“微工厂”搭起振兴“大舞台”

怀集县、德庆县聚焦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创新主体经营模式,着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流转闲置土地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引进农业企业拓展产业发展成果。怀集马宁镇整合金群村“三清三拆”后3500多平方米连片破旧泥砖房用地集中流转,成功引进怀集彩毅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无花果产业,做强“一村一品”品牌。2023年8月,该公司种植的无花果在2023年世界无花果大会产品评优大赛上获得优秀奖。

德庆则抓好“菜篮子”基地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领域多点开花,培育马圩酸豆角、大益金桔、酱腌菜、梅干菜等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品牌。

深化农产品深加工促产业融合。怀集马宁镇推进无花果、紫玉米、茨菇、竹荪、莲子、紫淮山等特色农产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同时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目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获得省级认定“一村一品”专业村3个,让品牌农业延伸拓展至二、三产业,带动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

扩大规模做活做亮特色产业。怀集彩毅农业科技公司成为马宁镇的三产融合示范企业,能为3000多亩农地提供农产品加工升级代工服务,目前已多次为周边镇村开展农产品代加工番薯干、紫玉米茶等,车间具有清洗、分拣、自动切割、烘干、粉碎、打包等功能区,一期车间年处理能力达1900吨,产值约2000万元。2023年扩建了二期厂房建设组培苗车间和金线莲种植基地,年生产无菌种苗200多万株,产值300多万元,其中金线莲培育项目获得肇庆市农业地方标准和市科技项目立项。

群策群力

“微工厂”集聚经济“新动能”

为解决乡村微工厂产业规模小、分布散问题,怀集马宁镇、岗坪镇积极引导发动社会力量推进产业集群,着力变“单打独斗”为“集聚发展”,推动企业优势集聚放大,促进农村经济产业跨越式发展。公共品牌建设助力传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马宁镇蔡屋村家家户户从事家具行业、家具制作精美、质量优良、远近闻名,当地深挖其百年家具行业发展史产业特色,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动员在珠三角地区开设家具厂或从事家具行业的乡贤返乡开设10余家家具厂或小作坊,其中,怀集县华宏木业有限公司产值达2200多万元,有效带动蔡屋家具产业纵深发展。同时以蔡屋村委会名义申请“马宁蔡屋”注册商标,并于2023年11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发证,2024年整合蔡屋29间家具加工厂正式成立蔡屋家具协会,进一步保护和擦亮马宁蔡屋家具品牌。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园。马宁镇依托土地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优势,整合流转蔡屋迴龙自然村破旧泥砖房拆后闲置地和破旧厂房超8600平方米,今年谋划建设通用厂房示范带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家具产业园,整合资源形成产业集群,同时配套完善周边公共设施,推动商住和厂房一体化,吸引乡贤返乡创业,并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约30万元。

2023年7月,怀集县获授“岭南蔬菜之乡”荣誉称号。

同在“岭南蔬菜之乡”产业示范带区域的怀集县岗坪镇,持续擦亮岗坪切粉国家地标产品品牌,今年实现切粉销量约1万吨,产值约1.5亿元。同时利用切粉发源地地灵村地黎寨清拆下来的连片泥砖房5000平方米,谋划建设岗坪切粉标准生产厂房、溯源展示厅、智慧化数据化平台,展示千年传承的切粉文化和制作工艺,形成切粉产业聚集发展模式,建强切粉专业镇。

多种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怀集马宁镇依托全镇20多名乡贤在佛山经营较大规模制衣生产企业的优势,引导乡贤回乡建厂进行半成品加工,带动群众就近就业,目前全镇利用闲置地或闲置房建有制衣厂或制衣小作坊30多家,整合成立服装协会,其中2024年新增5家,为周边居民新增就业岗位85个。岗坪镇则动员外出乡贤回乡创业,盘活荒弃建设用地创办了双丰鞋厂,目前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员工195名,分布各镇区的代加工点员工约700名,2023年实现年产值1.1亿元,带动群众“足不出村”实现挣钱、顾家、增收“三不误”,以“微动力源”激发乡村振兴大发展。

南方+记者 刘舜欣

编辑 唐锦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