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寒冬,羽绒服成为人们御寒的必备品,但是这个贴心的保暖伴侣,一旦清洗不当,可能会变成家中隐藏的“炸弹”。令人不禁细思极恐:一件羽绒服,怎么就能炸了呢?这绝非危言耸听!
机洗羽绒服为何会爆炸?
那么在“机洗+羽绒服”的爆炸组合中,到底是羽绒服作妖?还是洗衣机使坏呢?
洗衣机清洗羽绒服的过程中,羽绒湿水聚集成坨,高速甩干会让原本就存在于羽绒服里的空气在短时间内集聚,充满面料和里料间的某处空间。这些气体在狭小空间内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冲破外层的面料而爆发,进而破坏衣物,甚至导致缸体、机身的破碎。
1
羽绒服防水涂层阻隔空气
羽绒服外层一般都有防水涂层,透气性较差,洗涤时容易漂浮在水面上。完全浸湿后,羽绒服内部仍留有大面积空隙。
2
洗衣机内空间有限
洗衣机内筒空间有限,高速甩干时,吸足水的羽绒不断膨胀,羽绒服内会产生空气,而羽绒服的防水涂层不利于空气排出,羽绒服慢慢地被不断撑大,从而将洗衣机内缸撑满,引起“爆炸”。
3
产生静电
甩干过程中,羽绒服和洗衣机内壁不断摩擦,产生的静电积聚热量,可能也会引发类似的“爆炸”现象。
4
脱水桶不平衡 撞击筒壁
由于羽绒服外层的防水涂层,导致衣服内的水很难排出,甩干时羽绒服放置不平衡,高速旋转会导致脱水桶左右剧烈撞击,导致缸体乃至机身破裂。
5
洗衣机自身问题
家用洗衣机一般分为三大类:老式双缸波轮洗衣机(半自动)、单缸全自动波轮洗衣机和滚筒洗衣机。相关专家指出,波轮洗衣机尤其是老式的双杠波轮洗衣机最容易发生事故。
羽绒服还有哪些安全隐患?
此外,羽绒服除了不能随意机洗外,还有这几大隐患一定要注意!
1
摩擦静电遇一氧化碳易“爆炸”
冬天天气比较干燥,羽绒服与其他物体摩擦会产生静电,若遇煤气泄漏,便会引发“爆炸”。因此穿羽绒服去厨房、加油站等地方一定要谨慎。
2
遇到明火,易被点着
消防部门曾经做过实验:羽绒服只要碰上一点明火,不到5分钟,整件衣服就被烧得精光。而如果穿在人身上,羽绒服接触到含有油脂的皮肤,燃烧速度可能会更快。如果人身上着火了,应当及时将羽绒服脱下,将火扑灭,如果来不及脱,要用双手护住脸部,就地打滚。
3
坐安全座椅时,易被甩出
小孩穿着羽绒服坐安全座椅时,安全带与儿童之间空隙加大,导致不能牢固地固定住儿童。一旦遇到碰撞事故,小朋友可能会被甩出去,造成颈椎、头部的挫伤!所以,在让孩子坐安全座椅时,记得先把羽绒服脱掉。
如何清洗羽绒服?
面对这一风险,正确清洗羽绒服至关重要,那我们应该如何操作呢?
1
查看洗涤标签
如果标签注明“不可机洗”,则应选择手洗。
羽绒服也不适合干洗,因为羽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目前最常用的干洗剂四氯乙烯会损坏羽绒的蛋白质成分;对羽绒强烈的脱脂作用也会造成羽绒毡并、板结,使羽绒发硬,失去蓬松性,保暖性能受到损坏。
同时,很多羽绒服的面料经过防水涂层工艺处理,干洗剂会对某些化学组成的涂层进行部分溶解,造成羽绒服面料的损害。
2
选择合适的洗涤模式
羽绒服水洗标签上注明可以机洗,并且洗衣机配备“羽绒服专用模式”,则优先选择该模式。这类模式通常采用低速甩干,减少爆炸风险。若无此模式,可选择类似的“轻柔”程序,并尽量避免高速甩干。
3
使用洗衣袋或网兜
将羽绒服放入宽松的洗衣袋中,可以防止其在洗涤时过度膨胀,同时减少与洗衣机内壁的摩擦。
4
轻柔手洗
轻柔手洗可以尽量减少对绒朵结构的破坏,选择中性洗剂或者羽绒服专用洗剂,加水待洗剂溶解后,将羽绒服充分浸湿进行清洗。
面料表面比较脏的部位可以使用小软毛刷轻轻刷干净(有涂层面料不建议轻刷,轻刷会破坏涂层)。
5
悬挂晾干避免暴晒
清洗干净的羽绒服轻轻挤压干水分之后,悬挂在通风处晾干,避免暴晒。在晾干的过程中可以轻轻拉扯结成坨的羽绒,使其散开,达到充分晾干的目的,防止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而发生霉变。彻底晾干的羽绒服,轻轻拍打使其恢复蓬松状态。
通过掌握科学的清洗方法和日常保养技巧,不仅可以避免羽绒服机洗“爆炸”,还能延长羽绒服的使用寿命,让羽绒服成为冬日贴心守护!
编辑:享耳
图文来源:新华网、南方日报、国家应急广播、科普中国、果壳、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广东天气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东最生活出品,转载请联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