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篮球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中国篮球看广东,广东篮球看东莞。
东莞是中国篮球职业化变革的弄潮儿,这里诞生了全国第一家民营篮球俱乐部,孕育多个职业篮球俱乐部,宏远男篮勇夺“十一冠王”创下CBA历史第一,新彤盛女篮问鼎WCBA成就“一城双冠”佳话。东莞是高规格篮球赛事的聚集地,承办了2019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公开赛,顶级球员在此一较高下。东莞是群众篮球的风向标,市镇村三级篮球联赛等众多民间赛事厚植篮球文化。
东莞培育篮球明星,体育人才赋能体育强市建设。东莞不断擦亮“全国篮球城市”名片,以篮球推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比翼齐飞,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篮球造梦工厂
时间拨回到民国年间,据《东莞市体育志》《东莞市篮球志》记载,早在1912年,篮球运动便传入东莞,之后明生中学与东莞中学的对决赛场上观者众,便已成为县城一景。
东莞的篮球血脉源远流长,其中,校园更是篮球人才培育的沃土。
运球、传接、投篮……在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下称东莞四中)的篮球馆内,满是青春奋进的身影和澎湃热血的篮球情。这所篮球名校已经批量培育了一众篮球新星,CBA状元陈国豪、代表中国参加亚洲杯3×3篮球比赛荣获亚军的周泽源、刘康能,代表中国参加U18世界杯3×3篮球比赛的张明池、曾煜成、崔俊超,夺得两届CBA全明星赛扣篮冠军的张健豪等,成绩斐然。
连续多年代表宏远男篮摘得CBA总冠军,入选国家队,出战东京奥运会落选赛、亚洲杯预选赛等赛事的球员——徐杰、胡明轩、杜润旺等,出战女篮世界杯,助力团队为国夺银的李月汝,他们都是从东莞体校走出的篮球运动员。
打进NBA的21岁的篮球小将崔永熙,则来自毗连东莞体校的东莞篮球学校。东莞篮球学校承担着重要的青训任务,毕业生不仅在CUBA上表现出色,培养的贺希宁、区俊炫、廖三宁、谢宸飞等球员均已走上职业道路。
经过多年的探索,东莞已经形成了一个全面且层次分明的球员培养金字塔,从基础且广泛的民间篮球、少儿的“小篮球”、青少年球员,到专业青训、职业球员,及其中更为优秀的一批球员入选国家队。东莞在不断扩充东莞篮球运动员“塔基”,擦亮篮球金字塔“塔尖”。
引育专业球员
重视人才、不分地域、积极引育,是东莞篮球的包容性所在,也是东莞篮球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成立前,广东宏远发展总公司已面向全国招收一批专业篮球运动员(部分为退役篮球队员),成立男、女篮球队,这批专才日后成为东莞篮球的骨干力量。除了黄云龙、张勇军、李春江、李群等,俱乐部又请来了国家女篮老帅王利发,组成了宏远的初代阵容,并携手打响了“广东宏远”品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代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组建。
1997年是广东队史极为关键的一年,王利发和蔡美珊教练隐退,走上台前的是退役的张勇军和关德友,初代球员转型继续推动东莞篮球职业发展。彼时,16岁的杜锋作为宏远第一批青训球员开始职业生涯。新引进、培育的年轻运动员紧跟步伐,篮球人才代代接力,为城市篮球职业化发展落下生动注脚。
往后,杜锋作为球员和教练,共9次为宏远夺得CBA总冠军,3次当选CBA最佳教练,现任CBA广东队主教练。“1996年,我来到东莞,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东莞,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东莞是一座十分敬才惜才的城市。”杜锋说。
2022东莞市篮球联赛总决赛。
除了俱乐部青训、体校、篮球学校等优质平台聚集天下英才,近年,东莞民间联赛也以包容之态网罗外地球员,打磨业余篮球队伍。东莞市篮球联赛竞赛规程规定,身份证号码前六位为441900的东莞原户籍运动员上场不受限制,外地球员满足相应规定也可参与比赛。东莞市篮球联赛的创新举措为东莞本土聚集了更多篮球英才。
助力体育强市建设
从篮球名城到体育强市,篮球是名片,展现城市品质和魅力;篮球也是根基,为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活力。
在东莞24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超过6600座篮球场,“村村有篮球场,镇镇有篮球馆”绝非虚言,这里的人爱篮球、懂篮球,以篮球为媒掀起运动热,在硬件方面,为“篮球+健康”打下坚实基础,满足群众需求。
今年11月,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公开赛(FIBA OPEN 3X3)全国总决赛在东莞打响,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原主任李金生直言:“这是广大球迷的节日!现场非常热闹,几乎没有空场,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真正做到了体育赛事为老百姓服务。”
赛场外,设置潮流互动摊位,看比赛、购物逛街、玩游戏赢礼品一站式打卡。赛事期间,举办“潮流篮球嘉年华”,通过高规格、大赛事、核心商圈的三重叠加,着力发挥体育赛事综合效益,也是落实体育“三进”的重要举措。
顶流赛事具有强大的聚人气、增流量魅力,东莞以篮球赛事为媒,构建新的体育消费场景,推动“篮球+文旅”融合,赋能体育强市建设。
12月,“才聚莞邑 篮梦飞扬”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篮球嘉年华活动在东莞企石镇开赛,现场,CBA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运动员张昊,广东省篮球联赛东莞队队长陈航与现场球员互动。
赛后,企石高层次人才姜俊辉表示:“决赛中的身体对抗很激烈,最后,我们通过团队合作取得冠军。比赛将东莞不同行业和不同年龄段的人才聚在一起,以篮球为媒介,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增强我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篮球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种文化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东莞,篮球以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年轻朝气的气质,为体育强市建设注入更鲜活、更有城市特色的活力。
扫码关注严实莞家,了解更多资讯
撰文:郑家琪 龚名扬
策划:靳延明
统筹:吴擒虎
设计:孙沛川 郑家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