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呼吁台湾年轻人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
12月27日—29日,“传承爱国精神·共话民族复兴”──纪念丘逢甲诞辰160周年系列活动在蕉岭举行。在活动中,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逢甲嫡孙)丘应桦发表致辞及接受南方日报、南方+采访。
在致辞中,他深情回顾丘逢甲的一生。“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这里,纪念我阿公——丘逢甲先生诞辰160周年活动,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两岸统一、兴学强国建立的不朽功勋,弘扬他的爱国精神和崇高品德,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此时此刻,我感到无比自豪。”
据丘应桦回忆,从小父辈就给他讲述祖父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更加深刻理解了祖父所做的事情。“阿公一生热爱乡土,进而升华为炽热的爱国情感,他一心只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也一直影响着我。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本,要知道自己的根在何处。”
因此,丘应桦在2015年带孩子回到蕉岭寻根,让下一代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希望在新时代,阿公的爱国精神可以更好地传承下去,让后人懂得我们永远是中国人,这一点不管是在香港、在台湾,或在内地都不会改变。”
丘逢甲一生热衷教育,他认为“欲强中国,必以兴起人才为先,欲兴起人才,必以广开学堂为本”。追寻着祖父的脚步,丘应桦夫妇一起在蕉岭中学和蕉岭县文福创兆学校设立了奖学金,激励莘莘学子奋发图强,鼓励高三学子勇于报考香港大学,鼓励他们走出去深造,努力做有用的中国人,为国家效力,回报桑梓。
“当前,我们正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希望蕉岭发扬逢甲先生的教育思想,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发挥文化之乡优势,办好高质量教育,努力为国家创新发展输出更多厚植家国情怀、践行报国之志的可塑之才。”丘应桦说。
“家乡”这个词对丘应桦来说意义深重,他表示,“我是梅州蕉岭人,我的父亲是在蕉岭出生的,没有这个地方,就没有我的今天。”
丘应桦表示,未来将继续挖掘更多的资源,加强与家乡的联系沟通,在科技教育、文旅产业、物流贸易、新能源等多领域探索大力推动梅港互动与合作,积极为推动家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从丘逢甲谈到台湾,丘应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国两制”在港澳的实践都非常成功,给台湾举了很好的例子,希望台湾可以跟随香港、澳门的步伐,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他还向台湾青年发出呼吁:“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内地九市和香港、澳门,大概有8600多万人口,经济总量有14万亿人民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年轻人来说机遇很大。我在这里也呼吁台湾的年轻人,要探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来香港、澳门和内地这九座城市发展,对他们往后的人生将有很大的改变。”
南方+记者 陈萍
通讯员 廖静宜
摄影 徐志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