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惠阳商馆”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试运行启动会暨业务培训会举行,这意味着惠阳区筹划已久的“惠阳商馆”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进入试运行阶段,将为惠阳区营商环境的提升再添一大助力,距离形成招商“一盘棋”的目标再进一步。平台计划明年上半年正式投入运营。
“惠阳商馆”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是惠阳区2024年重点改革工作任务,是惠阳区实现“六大攻坚行动”中“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目标的重要举措。着力通过数字化手段,全面赋能招商助商工作,让招商引资“加速跑”,使营商环境“再提升”。
会上介绍了“惠阳商馆”具体运行机制。
惠阳商馆平台分为“招商超市”“惠商管家”和“助商帮手”三个模块,覆盖企业入驻全流程,旨在解决企业在落户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通过“招商超市”模块,惠阳商馆能够实时与投资企业建立联系,形成招商项目,有效加快项目落地的速度。这一过程的核心是数据的整合和共享,在信息透明化的基础上,促进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对接。
随着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惠商管家”开始介入,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的全流程管理和服务。“惠商管家”将通过线上管理系统,实时跟踪工程进度。同时,在线上辅导工具的帮助下,协助企业对待提交的资料进行辅导,从而大幅缩短审批时间。
这个阶段,平台提供“管家+跑腿”的保姆式服务,从项目引入开始,为每个项目组建一个“惠商管家”帮办团队,帮办团队人员按照“1+1+1+N”(1个首席服务官+1个企服管家+1个帮办跑腿+N个部门成员)模式设置,为项目实施提供全过程的贴心服务,减少企业多头对接审批部门、窗口的次数,降低时间、空间等办事成本,推动政务服务实现“三少一快”(即少填、少报、少跑、快办),精准解决企业办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点、堵点问题。
当企业进入运营阶段时,“助商帮手”将为企业提供精准配对的政策服务、资金奖补、产品推广等多维度支持,有助于企业及时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惠阳商馆”希望能透过数字化桥梁,有效打通企业与地方政府、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壁垒。
“平台的核心在于从原来的线下服务向线上帮办转变,力求实现系统带着人跑、推着项目走的效果。”惠阳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叶健平表示,惠阳在“快”上下功夫,《惠阳区“招商超市”平台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实现从取得土地不动产证到竣工验收原则上不超过18个月的总体建设目标。
为了保障“惠商管家”流畅运行,惠阳区在全区范围内选取业务骨干,分别建立了“招商超市”服务团队、“惠商管家”帮办团队及“助商帮手”助办团队,在项目招商、建设、投产经营阶段,分别为企业配置专业队伍进行帮办助办。
“要充分利用好平台赋能工具,不断探索优化现有工作流程,用最高的服务标准全面提升全区营商环境。”惠阳区副区长陈伟在会上表示,要透过“惠阳商馆”这座数字化桥梁,打通壁垒,在全面提升营商环境上卷服务、下狠功夫,助力“智造高地·活力惠阳”建设再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营造标准化、集约化、公开化、便捷化的营商环境,惠阳区陆续制定了《惠阳区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方案》《惠阳区“招商超市”平台工作实施方案》《惠阳区“惠商管家”工作方案》及《惠阳区“助商帮手”平台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覆盖企业从项目招商洽谈、落地建设到投产经营的全生命周期,通过制度化明确工作目标、流程、要求及责任分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综合竞争力。同时,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提高企业办事效率,以持续增强营商环境的综合优势。
“惠阳商馆”服务团队践行“以真心换信心、以真情换感情、以真干换实干”服务理念,正在研讨熟悉项目全流程。
接下来,惠阳区各有关部门将继续践行“以真心换信心、以真情换感情、以真干换实干”服务理念,持续完善和优化平台功能,同时加快与省市各平台的数据对接工作,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和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政策精准匹配,为企业提供更及时的回应、更高效的服务、更精准的供给,为惠阳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现场还进行了平台业务培训,对系统操作进行演示、讲解并开展答疑交流。全区有关机关单位、各镇街、银行及供电供水燃气等40余家单位1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南方+记者 蓝单
通讯员 陈丹娜 黄家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