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应当如何进行干预和治疗呢?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在12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南方+记者就上述问题提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郑毅在回答提问时表示,对于存在轻微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主要是家庭和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家长、老师的疏导、关心,很多问题能够解决;对于出现某些症状但还达不到疾病诊断标准的儿童青少年,可以采取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手段减少疾病发生,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已经达到诊断标准的儿童青少年,要根据不同的疾病症状特征来规范治疗,儿童是发展中的个体,治疗非常关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郑毅
郑毅介绍,目前主要的干预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药物治疗对某些疾病是非常必要的。这些药物都经过了严格的临床研究,确保安全性才上市。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我要特别强调治疗的及时性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发展变化较快,如果及时治疗的话,很多孩子的恢复都非常好、非常快。 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有非药物治疗,包括个体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健康的饮食和运动都可以在儿童治疗中发挥作用。”郑毅说。
郑毅提醒,要了解精神疾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家庭都需要积极配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度,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支持环境,帮助孩子早日康复。
南方+记者 段江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