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入教材、搬上荧幕、借船出海……冼夫人文化的N种打开方式

南方+

01:23

(编入教材、搬上荧幕、借船出海……冼夫人文化的N种打开方式,时长共1分23秒)

编入教材、搬上荧幕、借船出海……冼夫人文化的N种打开方式

12月24日,农历十一月廿四,是冼夫人诞辰。当天,茂名滨海新区、茂名市电白区甲辰年纪念冼夫人诞辰活动在冼夫人故里举行,进一步传承好、弘扬好冼夫人文化。

冼夫人生于南北朝时期古高凉,也就是今天的茂名市,是岭南俚人的著名领袖,历事梁、陈、隋三朝,一生致力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隋书》《资治通鉴》《北史》等都不惜笔墨大篇幅记载她的丰功伟绩。周恩来总理赞誉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清康熙《茂名县志》记载:“十一月廿四日冼夫人诞辰,正日及前后数日,演戏、祭奠,城市乡落有庙之处皆然。”千百年来,人们出于敬仰和崇拜,在各处修庙建祠,通过各式祭祀乐曲和舞蹈,来祭祀冼夫人。

冼夫人故里景区分布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和娘娘庙。活动当天,山兜村正在娘娘庙门前“太公分猪肉”。该村村民黎叔告诉笔者,这里每年会举办3次庙会,都会分猪肉拜祭冼夫人,并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

“冼夫人故里已经建设了20多年,我们几乎是每一年都举行纪念活动。”茂名滨海新区文联办公室主任张永忠告诉笔者,过几天还会举办一个讲好冼夫人故事的比赛,通过活动在孩子心里植下爱国爱民、促进民族融合统一的好心精神。

在茂名,“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家喻户晓,以其为核心的“好心精神”传承千年,历久不衰。2015年,茂名滨海新区就把冼夫人的故事编成教材,作为当地学校的校本教材使用。“这些年自从她的故事走进学校之后,学生对冼夫人精神和文化理解更深刻了,传承也做得更好。”张永忠说。

在任何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都是相互关联的。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何火权注意到,今年戏曲电影《谯国夫人》推出后,在国内外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兴起了又一波冼夫人文化研究的热潮。

去年,电视剧《谯国夫人》也亮相荧幕,在CCTV8黄金时段热播。被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也从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中频频走上荧屏。

“通过电视剧、电影这样手段向全国推广,这样我们冼夫人的影响才更大,好心精神、好心茂名更好地推向全国。”何火权说,愿冼夫人文化跨过长江越过黄河,向全国传播。

福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王铭祥也出现在活动现场,受邀发言时表露心迹,“冼夫人的好心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茂名投资发展。”

为了纪念冼夫人,东华能源为茂名项目量身定制了两艘5万吨级、93000立方双燃料VLGC液化气船,分别取名为“冼夫人号”“潘茂名号”。该船专门用于运载茂名项目所需的原料丙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双燃料VLGC。今年1月3号,“冼夫人号”首航归来,靠泊在茂名吉达港区东华能源1#泊位,完成了一次贸易、文化、产业之旅。“巨轮同时承载了冼夫人的‘好心’,从茂名起航走向世界,讲好中国英雄的故事。”王铭祥说。

时光穿越千年,“好心精神”赓续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冼夫人故里景区负责人之一、茂名市俚人文化研究会会长郑华星认为,冼夫人的“好心”,当下需要,未来需要,将继续做好冼夫人故里的保护和建设,传播茂名冼夫人文化,弘扬冼夫人“好心精神”。

文字:南方+记者 邹祥亮 通讯员 崔璇

图片:冯洁云 邹祥亮

视频:冯洁云

编辑 李阳诗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