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飘出芦湾村“幸福醇香”

南方+

午后阳光,在南沙区港湾街道芦湾村“幸福树”下,叹杯“幸福”咖啡,感觉温暖如诗。

提起开设“幸福咖啡馆”,创始人庄志锋说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十余年前,芦湾幸福中心称“酒棚”,计划用于为村中的喜事摆酒。庄志锋与其他几位村民共同写信,希望邀请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为“酒棚”题字。

“没想到,老市长真的同意了!”庄志锋回忆。

幸福树矗立在幸福咖啡馆旁。  南方+ 张翊伟 拍摄

黎子流看过“酒棚”后,建议更名“芦湾幸福中心”,“因为老市长觉得无论是办喜事,还是来喝酒的村民,都是幸福的,大家都认同了。”庄志锋说,如今亭亭如盖的幸福树,也是他提议种下的。

从芦湾幸福中心,到幸福树,再到幸福咖啡馆,芦湾村的“幸福”一脉相承。近年来,乘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东风,从挖掘乡村能人到孵化合伙人项目,芦湾村持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子,逐步打造暖南合伙人“生态圈”,畅通基层治理“自循环”,实现乡村经济自我造血。

“暖南合伙人经历了公益合伙人、市场合伙人、孵化合伙人三个阶段。”芦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温广南说。

据介绍,在公益合伙人阶段,芦湾村挖掘专业人才队伍参与公益服务,例如,邀请广州市曲艺家协会为村内粤剧爱好者开展曲艺文化公益课程,联动村中志愿者开展少儿数字科技科普课堂,累计惠及群众500余人次。

在市场合伙人阶段,芦湾村引入相关市场机构,为村内青少年以“低偿+公益”模式开展篮球、滑轮、跳绳等课程,盘活村内公共空间。

“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这两种模式难以持续、稳定开展。”温广南希望,能够打造一个芦湾村IP,能够持续、稳定产出,带动村内经济发展。

2022年,在芦湾村村委会的指导下,庄志锋注册了“弎贝咖啡”品牌,已经在省内外开设了13家门店。今年8月,芦湾村村委会联合弎贝咖啡,共同探索培育的“幸福咖啡馆”合伙人项目落地,标志着芦湾村“孵化合伙人”阶段的起步。

此前,芦湾村产业结构单一,收入来源有限,村内拥有大量闲置土地资源。如何活化这些土地资源,是困扰芦湾村村委会的一大难题。

在“幸福咖啡馆”项目,村委会不仅以极低的价格提供土地,还将村中其他闲置资源活化,帮助咖啡馆开店。“通过村企合作项目、活动公益赞助等形式,为居民提供体验课程、拓展活动等免费服务,并将部分收益按比例反哺村公益基金,实现村、群众、合伙人三方共赢。”

幸福咖啡馆。  南方+ 张翊伟 拍摄

“年轻人创业往往会面对资金不足和选择困难的问题,而合伙人则相当于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场地,减轻创业成本负担,提高创业成功率。其次,许多返乡年轻人的理念和思维很新潮,借助合伙人可以实现更多个人抱负。”庄志锋说。

目前,弎贝咖啡拥有约24000名来自南沙的会员,已经举办“我是小画家”课程、“儿童启智”桌游、“回到球场”篮球赛、“与我为伍”足球赛、“南沙休闲”骑行等活动,并且广受好评。其中,首届“南沙休闲”骑行吸引了约4000名会员报名,人数远超预期。

“把人吸引到芦湾,让品牌走出去,就是我们的目标。”庄志锋希望,今后能够看到更多类似“幸福咖啡馆”的合伙人项目落地,共同带动芦湾村经济发展。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张翊伟 记者 吴冠霖

摄影:南方+见习记者 张翊伟

编辑 余妍玲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