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一代、创二代如何抢订单拓市场?佛商大讲堂开讲
“今年前三季度,我们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8%。”12月23日,2024年度第四期佛商大讲堂在乐居U中心举行。佛商导师、万和联合创始人、广东万和集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远璋受邀分享市场突围之道。
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佛企如何应对“不确定性”,找到突围的路径?叶远璋现场抛出两个关键思路——抱团出海、抱团发展。
在他看来,“抱团出海”能整合佛山产业资源,让上下游产业链联合走出国门,降低出海风险,有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抱团发展”则侧重于构建本地产业生态,依托佛山泛家居产业集群,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全面展示佛山产业好货,擦亮城市名片。
本次活动以“市场突围,智造新生”为主题,由佛山市工商联(总商会)携手中国建设银行佛山市分行、广东南方日报经营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佛山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共同举办。除了邀请“一代”企业家作为主讲嘉宾之外,活动还邀请“二代”企业家代表分享经验思考,探讨新生代企业家创新突围的新探索。
佛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丁锡丰表示,青年企业家是一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队伍。佛山市青企联在聚人心、搭桥梁、促合作,服务青年企业家成长、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当前发展形势下,青年企业家一定要有定力、有信心,政企联动,携手向前。
抱团出海、抱团发展
不确定性下的战略选择
时至岁末,“不出海,就出局”俨然成为2024年企业发展语境下的关键词之一。
出海,不仅仅是产品的出口,也是寻求产业链的资源。为了将藤蔓延伸到海外,近年来,不少佛商积极走出去、拓市场、抢订单。万和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家喻户晓的厨电品牌,万和创办于1993年,至今已有31年的历史。但叶远璋与万和的故事,要比这更长。
“我从高中毕业就跟着其哥拜师学艺。”叶远璋口中的“其哥”,正是万和创始人卢础其。早在1987年,卢础其就创办了桂洲城西电器厂,为打火机产业做配套;此后,又为热水器厂商生产核心配件。
1991年,“卢氏三兄弟”和叶远璋研发出更新颖的超高压脉冲点火器,依靠这一技术生产燃气热水器整机,随后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超薄水控全自动热水器,填补了当时的技术空白,并在1992年成立了桂洲热水器厂。两年后,万和正式成立。
“做产品就要做深做透,发展上要比别人先走一步。”在叶远璋看来,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技术上保持领先,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引领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这么多年来,万和每个品类的产品要么填补了技术的空白,要么具备了独特的优势。”他说。
在企业发展策略方面,万和有着清晰的思路。“产品驱动、效率增长、数智升级是万和的三大战略主轴。”叶远璋说,这三大战略引领万和进行产品升级,构建端到端的极致成本能力,实现了全价值链业务数字化协同。
近年来,万和并不局限于国内,而是借助ODI政策加速开拓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增长动力。目前万和电气已经在埃及、泰国两地布局生产基地,其中泰国工厂一期已经正式投产,而二期工厂建设也稳步推进中;埃及工厂预计在明年正式投产运营。
作为厨电第一批出海的企业,万和已尝到了“甜头”。公开数据披露,今年上半年,万和出口销售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28%,达到13.6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增长至35.85%。
结合万和的海外布局经验,叶远璋认为,抱团出海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战略选择。他建议,由政府牵头引导产业链出海,积极嵌入或打造上下游配套齐全的各类产业链,在海外构建覆盖全球的生产经营网络。
结合万和的海外布局经验,叶远璋认为,抱团出海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战略选择。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出海的速度也至关重要。叶远璋说,先后两次在海外购置工业用地,一年前与现在的价格已有近60%的涨幅。如果是中小企业单打独斗与当地洽谈,可能成本很高,谈判筹码更弱,甚至连门路都找不到。
“企业单打独斗出海容易陷入诸多风险,长远来看,构建政府主导的内外联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更有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叶远璋说。
“对外,要抱团出海,对内,则要抱团发展。”今年,叶远璋曾三次前往义乌调研。作为世界的小商品中心,义乌用“小商品市场”闯出了“全球大市场”。由此,叶远璋不禁设想,佛山能否借鉴义乌的经验,打造一站式采购平台。
“佛山制造的泛家居产品门类齐全,在全国范围内难以找到哪个地方有佛山这样的优势。”作为“一代”企业家,谈及佛山产业家底,叶远璋如数家珍。他认为,“有家就有佛山造”IP享誉世界,如果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将佛山泛家居产品分门别类统一推介,实现销售服务一张网全覆盖,对佛山的产业提升非常有帮助。
对此,叶远璋提出构建“佛山乜都有”产业生态圈,通过整合佛山优势产业资源,以合伙分销、私域互联等模式,全面帮助本土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只要涉及到家居配套需求的都可以在平台找到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产品一步到位,企业直达消费者。”叶远璋说,佛山有着厚实的产业基础,“佛山乜都有”产业生态圈大有可为。
青蓝接力、薪火相传
“创二代”接棒智造新生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第一代“洗脚上田”的企业家们创造了无数业界传奇。如今,佛山越来越多“创二代”也走向台前,在各领域崭露头角,用行动开启了一场“年轻化”改革,他们拥抱数字化,让制造走向“智造”;他们打开大视角,以国际视野开拓全球市场;他们追逐新风口,沿着产业链寻求新商机。
会上,广东宜奥家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崔泳娴也分享了企业制造出海、品牌出海的经验。
广东宜奥家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崔泳娴分享企业制造出海、品牌出海的经验。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作为一家全球家居制造商,宜奥集团成立于1983年,是改革开放的首批民营企业,如今,宜奥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家居原料、寝具、家具、医疗、建设为一体的全球多元化运营集团。宜奥将国内和国际管理理念、资金、技术、专业服务等融合,为企业走国际化道路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崔泳娴介绍,早在1994年,宜奥就已成为行业内大量出口沙发、木床、床垫到日本、欧美等国家的领先企业。近年来,企业加速全球布局,建设有6大生产基地,其中3个在佛山,另外3个分别位于柬埔寨、美国、加拿大。“制造出海”过程中,企业重视本土化、区域化、短链化、数字化、合规化发展,形成了“成本领先、交付为王”的竞争优势。“本土化的关键在于人,比如我们在美国建设的基地,工人和管理者都是当地人,因为只有当地人才能管好当地人。”崔泳娴说。
在“品牌出海”过程中,宜奥打造了Bed Story品牌,仅在品牌启动的第一年,一年内月销售额就突破百万美元,一年半月销售额就突破了千万美元。目前,公司跨境电商已覆盖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企业来说,市场和订单永远是最关心的话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产能过剩、需求萎缩的挑战仍然存在。尤其是在佛山民营企业交接班的浪潮下,新生代企业家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大环境,新生代企业家能否推动创新发展、带领企业突围而出,关系到佛山的未来。
对此,广东乐居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敏达有自己的“朴素理解”。在他看来,当前企业普遍面临更严峻的市场竞争和挑战,如何从上一代企业家的高速发展到新生代的可持续发展,责任落在“二代”接班人肩上。
“一是持续的创新,二是要持续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路径,让企业跟得上时代的进步。”冯敏达说,佛山的企业生产、管理经验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接下来“二代”可以将上一代优秀的管理经验和制造经验向全球输出,同时与时俱进吸收全球创新的经验,吸纳优秀人才,反哺佛山的本土企业发展。
“‘二代’企业家可相互学习、协同创新、协作生产、共享渠道,携手应对变化,增强佛山制造竞争力与韧性,助力突围发展,推动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冯敏达说。
佛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黄昌建结合近期赴温州调研的收获,与企业家代表畅谈体会。他表示,围绕服务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佛山市工商联坚持“无事不扰、随叫随到、有事快办”,深化联系服务民营企业“1+5(32)+N”工作法,支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创新发展,深入开展“青蓝接力、薪火相传”佛商传承行动,助力青年企业家“接班”“创业”。并鼓励青年企业家勇于打头阵,既要走得快,又要走得稳,合规出海。“希望企业家们一如既往坚持长期主义,乐观主义,在2025年行稳致远。”黄昌建说。
丁锡丰表示,从最近公布的2024广东制造业500强名单来看,佛山上榜企业数居全省第一。近年来,佛山不断调整产业形态,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接续开工、落地,成效明显,为佛山持续发展种下了“种子”。在这样的势头之下,佛山民营经济“青蓝接力”,更要展现青年风采,佛山将继续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安商、稳商,重视和支持企业家发展。
撰文:李周秦 华声宇
拍摄:廖明璨
剪辑:熊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