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践行城市美学,共建大美佛山
12月18日,佛山市召开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提出要在改善城乡品质上持续用力,将城市美学融入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稳妥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强农房建筑风貌管控,深化绿美佛山生态建设。
本期来论聚焦“践行城市美学,共建大美佛山”,邀请佛山五区城管部门结合各自领域工作实际,谈理解、讲实践、说改变,为佛山在城市管理领域进一步践行城市美学凝聚共识、建言献策。敬请垂注。
厚培美的土壤,提升南海城市品质
文|左家骏
南海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起步早,也较早遇到城市面貌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问题,这是南海区“成长的烦恼”,也是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再造一个新佛山”过程中必须破解的难点、直击的痛点。为此,只有将城市美学理念融入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将美学从理念转化为制度,从制度转化为实践,才能将城市美学赋予城市的稀缺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体现出来,进而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质。
以南海区提升城市品质三年行动计划、五大重点任务、十八项具体工作举措为牵引,南海区将2024年作为城市美学的探索实践年。以“百千万工程”城乡环境治理为主阵地,将城市美学与品质提升系统谋划、深度融合、统筹推进,在主要道路沿线景观提升、城市家具品质提升等具体工作中,将城市美学体现在理念上、落实在行动里。
桂城童趣公园将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垃圾站场和市政公园完美融合。图为公园一角。部门供图
美学理念不是空中楼阁,更不能束之高阁。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落实落细?南海的答案是做“减法”。为此,南海区积极开展道路冗余部件清理工作,通过拆除、合并翻新等方式,整治各类标识牌、警示桩、电箱等标识、设施6000余处,整治护栏、石墩近3万米。通过这些小而实的措施,为美学理念的落地赢得了空间。
面上的基础有了,点上的效果如何呈现?根据上级的部署,南海区将三龙湾大道沿线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切入点,在景观提升中做“加法”。针对三龙湾大道沿线工业区、外立面点多、线长的特点,由专业设计公司结合提升主体建筑和经营范围进行高标准的定向规划,秉持延续场地记忆原则,从工业建筑中提取特征元素,对建筑外立面进行设计提升。通过持续发力,三龙湾大道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获得社会各界的肯定。
打造新形势下的环卫绿化管养新模式,南海为城市美学提供干净整洁的底色。图为西龙立交一角。部门供图
为形成区镇合力,南海不断加强区级统筹,着力打造一批样板,让美学理念看得见、摸得着。通过凯洋医疗企业认捐改造,狮山镇将原来狮山虹岭路北公交站简陋的铁牌改造为配备遮阳棚、候车凳、公益宣传栏、警示桩等功能的“高配版”公交站亭,成为城市家具提升改造样板。而由垃圾站场“爆改”而成的桂城童趣公园,将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垃圾站场和市政公园完美融合,荣获2024年度环境卫生行业典型案例。
美学理念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融入对美的追求和塑造,才能体现整体性、连贯性。通过出台《南海区建设项目建筑景观设计方案审查工作指引》,南海区将美的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审查阶段。而通过落实《佛山市南海区重点地区首席设计师制实施细则》,南海区选定了千灯湖中轴线北延段作为佛山市重点地区首席设计师试点范围,在城市重点地区规划、设计、建设中融入美学要求,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整体水平。
气可鼓而不可泄。接下来,南海区将持续巩固“美学融入实践”的良好势头,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推动城市品质提升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深化落实五个优化,打造新形势下的环卫绿化管养新模式,为城市美学提供干净整洁的底色;二是持续深入推进城市主干道及出入口综合整治,全面加强对违法建设、违规设置广告牌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三是在兼顾实用性和功能性基础上,打造更多城市家具样板街区、样板路,建立和完善城市家具统筹治理长效机制。比如南海区将持续推进灯湖中轴滨江公园、灯湖中轴公园二期、映月湖二期等跨年大型公园建设,以水为脉丰富南海城市公园体系,打造人文水韵公园样板空间。四是强化党建引领,通过美学讲堂、美学样板建设等提升公众的美学素养,带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爱卫绿美”百日行动,在全社会营造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南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
来源:南方日报
本期统筹:何帆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