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远县仁居镇古丁村,村民们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传统手工艺,将番薯干制作发展成一项甜蜜的事业,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杨菊冬把进行二次蒸制过后的番薯干倒出来晒。
每到冬至前后,阳光充足,气候干燥,正是制作番薯干的黄金时期。古丁村的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不少村民门前晒满了色泽鲜艳透亮的番薯干,金光灿灿,飘散出诱人的香甜。
色泽鲜艳透亮的番薯干,金光灿灿,飘散出诱人的香甜。
走进古丁村刘屋村民小组可以看到,村民们熟练地将番薯清洗、削皮、蒸煮、切片、晾晒,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村民们的辛勤与智慧。古丁村的番薯干制作技艺世代相传,选材优良,工序繁琐。
古丁番薯干晒制时还要“跟着太阳的脚步”来。
古丁村地处山区,平均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且富含多种矿物质,这些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土条件,为番薯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村里种植的番薯,口感香甜、软糯,是制作番薯干的上等原料。番薯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糖化放置后,要经过清洗—削皮—涮片—煮—晾晒—蒸—再晾晒等多道工序,才能成为番薯干,而且晒制时还要“跟着太阳的脚步”来。“像现在这种阳光灿烂的天气晒出来的番薯干才好吃。”仁居镇古丁村党支部书记杨菊芳说。
古丁村的番薯要经过清洗、 削皮、涮片、煮、晾晒、蒸、再晾晒等多道工序,才能成为番薯干。
经过纯手工“三蒸三晒”的番薯干,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最终才得来味道清甜、口感软糯的番薯干,深受市场欢迎。“这种纯手工制作的番薯干,保留了番薯的原汁原味和独特口感,做出来的番薯干根本不愁卖,好多老顾客都是提前预订。”村民杨菊冬制作番薯干已超过20年,凭借多年的经验和精湛的手艺,制作出的番薯干色泽鲜艳、香甜可口,每年通过微信等渠道销售,收入十分可观。
经过纯手工“三蒸三晒”的番薯干,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最终才得来味道清甜、口感软糯的番薯干,深受市场欢迎。
古丁番薯干从选材、清洗、削皮再到晾晒,一直都是优中选优。杨菊冬指着几片番薯干说,“要颜色透亮的、没有虫眼的才好,这种是不要的。”要想番薯干口感好,蒸是关键,说着她便把经过第一次晾晒的红薯放进饭甑里,进行二次蒸制。“我家今年能晒约400斤番薯干,目前价格是每斤15元,价格还可以。”杨菊冬说。
“现在昼夜温差大,这段时间晒出来的番薯干是最好的。”杨菊冬趁着冬日的暖阳出来,赶紧把要晒的番薯干都倒出来晒“阳光浴”。
番薯干色泽鲜艳、香甜可口,深受大家喜爱。
近年来,古丁村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番薯干产业,不仅让昔日填饱肚皮的番薯成为村民增收的“香饽饽”,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打包后的番薯干,准备发往各地。
据杨菊芳介绍,目前全村番薯种植面积已达500多亩,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到番薯干制作中来。随着电商的兴起,古丁村的番薯干也乘上了互联网的快车。村民们通过电商平台,将自家的番薯干销往全国各地,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
采写 南方+记者 梁时禹
通讯员 袁志鹏 姚冠峰
图 袁志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