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共赴东坡文化盛宴,“鹅城舞台秀”第十季总决赛精彩上演

南方+

00:47

共赴东坡文化盛宴,“鹅城舞台秀”第十季总决赛精彩上演

圆百姓舞台梦想,造本土草根明星。20日,由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惠城区文化馆总馆承办的“鹅城舞台秀”第十季总决赛精彩上演,现场400余名市民和线上近20万名网民一起,共同见证了本季赛事冠军的诞生。惠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贺海浪,副区长陈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敏等出席活动。

十季耕耘结硕果,舞台逐梦映辉煌。本次比赛海选报名的选手有436组,进入到复赛的选手228组,进入到半决赛的选手50组,经过海选赛的层层筛选、复赛的激烈角逐、半决赛的比拼对决,累计有超过2000名选手登台展示了才艺,最后,共10组才华横溢的“民”星选手脱颖而出,共赴这场艺术盛宴。决赛现场,灯光荟萃,“民”星闪耀 。伴随着开场视频的结束,总决赛正式打响。10组选手联袂登台,共同为现场观众带来《红红的中国》《不能错过的美丽》,用歌声“描绘”惠城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开启东坡文化之夜。

此次鹅城舞台秀在往届的基础上实现了四大创新,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一是主题立意“新”,首次以东坡文化为主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比赛完美结合,不仅能传承惠城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更能守正创新,推进文化自信,探索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思路。二是参赛方式“新”,不限艺术形式、放宽年龄门槛,6岁至60岁的市民均可报名参赛,所有艺术门类均可展示与苏东坡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才艺,给选手以更多展示的机会,让选手们在追梦之路上不留遗憾。三是奖项设立“新”,总决赛增设“优秀原创作品奖”“最具潜力奖”“最佳才艺奖”增加获奖机率,进一步激发选手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东坡文化作品。四是辅导方式“新”,总决赛前增设导师辅导和苏迹寻梦环节,邀请专业导师对选手进行专业辅导,并组织重走苏迹,通过实地探访与深度感悟,近距离感受东坡文化的魅力,帮助选手们汲取灵感,提升作品文化深度,为选手更好地创作和表现东坡文化作品提供支撑。

本次比赛邀请到了研究馆员、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郑小阳,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惠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王少辉,中国音乐家协会声乐考级考官、惠州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师、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王一晴,中国青年指挥家、华南师范大学交响乐团和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兼常任指挥、乐队指挥专业导师、广东珠影乐团音乐总监兼常任指挥张镇,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学峰教育创始人、华科教育校长张宇翔共五位老师担任比赛评委。

经过第一轮两两PK赛,总决赛进行至第二轮冠军争夺战时,选手钟慧艳和选手冯桀罕见地出现了同分的情况,这一幕让观众充满期待,比赛氛围推向最高潮。在加赛环节,钟慧艳凭借一曲清唱《越来越好》,赢得了评委与大众评委的一致好评,荣登本次总决赛的冠军之位,选手冯桀获得亚军,选手杨娜获得季军。同时,作品《忆东坡》获得“优秀原创作品奖”,选手李钰波获得“最具潜力奖”,选手李烨获得“最佳才艺奖”,选手余秋蕊获得“最佳网络人气奖”荣誉。

鹅城舞台秀,有料你来秀。在见证十强选手们一场场“有料”的表演后,观众张先生由衷赞叹:“我觉得今年的总决赛很有意义,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东坡文化的魅力,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比赛相结合的方式,既新颖又富有内涵,让人印象深刻。”观众陈女士也表示:“作为一名东坡文化的爱好者,能够亲眼见证这么多与东坡文化相关的才艺表演,感到非常激动和满足。希望鹅城舞台秀能够继续举办下去,为更多市民提供展示自我、传承文化的平台。”

以诗寄意,以文会友,以梦为帆,再启新章。鹅城舞台秀借东坡文化汇聚岭南才俊,激励他们无畏前行逐梦舞台;借“鹅城舞台秀”这一崭新表现形式,促进岭南文化交融共生,共绘文化发展新画卷。据悉,“鹅城舞台秀”于2014年起正式起航,是惠城区文化馆历经十年打造的惠州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前九季“鹅城舞台秀”累计帮助三万余名选手在舞台上圆梦,现场及网络观看群众高达四百五十余万人次,真正打造了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民”星舞台。

“鹅城舞台秀”第十季赛果

选手钟慧艳获得冠军

选手冯桀获得亚军

选手杨娜获得季军

作品《忆东坡》获得“优秀原创作品奖”

选手李钰波获得“最具潜力奖”

选手李烨获得“最佳才艺奖”

选手余秋蕊获得“最佳网络人气奖”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许媛媛 苏生

视频/图片: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谢志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