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冬至,汕头市举行第47次骨灰集体海葬活动,全市1857份先人骨灰回归自然,溶存大海。
当天上午9时,汕头市殡仪馆太和厅庄严肃穆,“让先人回归自然 愿亲情溶存大海”的主题展板和蓝色地毯等把大厅营造成蓝色海洋,超220名家属怀着崇敬又不舍的心情前来送别先人。
汕头市举行第47次骨灰集体海葬活动。
告别仪式在悠扬的古琴伴奏声中开始,主持人恭读祭文,家属和部门代表向逝者默哀致敬和行三鞠躬礼,表达对逝者的敬畏和缅怀。简约的仪式结束后,家属手捧着先人骨灰集中乘车至礐石轮渡码头,逐一有序登船前往骨灰海葬地点。
上午10时许,船只行至指定海域,现场响起三声汽笛声。家属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手捧可降解骨灰盒送至礼赞生命门,伴着鲜花和音乐,先人骨灰缓缓沉入大海,枕浪长眠,与海共生。据悉,当天下午还举行另一场骨灰委托海葬活动。
家属手捧着先人骨灰前往码头登船。
近年来,汕头深化殡葬改革,大力宣传引导移风易俗,倡导骨灰海葬、树葬等绿色节地生态安葬,绿色殡葬渐成新风尚。汕头民政部门把骨灰海葬作为惠及广大群众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自2011年开始实行骨灰集体免费撒海政策,费用由政府统一承担。截至2023年底,汕头骨灰撒海数量累计超过13万份。
汕头还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殡葬基本服务由政府免费提供优惠政策,包括遗体接运、遗体消毒、遗体火化、骨灰寄存、遗体存放、遗体告别厅租用、骨灰盅等7项服务,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
“我们全面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殡葬服务需求,预计全年可为群众减免基本丧葬费用3500万元。”汕头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惠民殡葬力度,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倡导绿色文明殡葬新风,推动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杨立轩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