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在花都赤坭社区里,巴江河两岸彩灯陆续点亮,周边居民群众熙熙攘攘,沿着巴江河逛摊位、玩游戏、看歌舞、赏烟花,体验着多种多样的有趣活动。就在不久前,这里夜晚的街道还冷冷清清。今年9月底开始,赤坭社区打造“潮涌巴江”夜经济项目顺利运营,巴江河沿岸成为赤坭社区周边居民享受夜生活的好去处。
整治社区三线六乱、修整路面建筑外墙、打造文化会客厅、盘活空闲场地开辟城市公园、激发社区夜经济活力……2024年以来,赤坭社区以“社区绣花”行动为契机,全力推进城区提升改造工程,保护、挖掘老街历史文化,修缮老旧建筑及相关配套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街区风貌及居住环境品质,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展现了“老城区新活力”。
↑点击查看培育提升前后对比
聚焦民生实事,密织幸福“保障网”
“赤坭社区属于老城区。社区内大多数建筑都建造于80年代,许多房屋及公共设施逐步因为年久失修,变得破败陈旧,还存在‘三线’混乱、广告招牌杂乱等问题。”赤坭社区书记陶绍锋在介绍“社区绣花”行动前赤坭社区基本情况时表示,老城老街的原始旧貌已难以满足居民安居乐业的生活需求,社区亟待更新改造。
据悉,在“社区绣花”行动中,赤坭社区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形成有序参与、有效治理的良性循环。社区坚持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社区培育提升,群众唱主角、定主调,也有效增强了居民群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点击查看培育提升前后对比
“社区充分尊重民意,着力搭建社区居民群众议事平台。前期,我们通过入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宣讲会等方式,社区在进行前期需求调研中,共征求汇总居民意见20余条,并将居民反应热烈、集中的‘三线’混乱、居民楼外立面残破、街道地面坑洼、人行道设置不规范等问题列入改造提升项目。”陶绍锋说,在社区培育提升过程中,社区也一直积极与现场的居民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居民们的需求。“我们通过收集居民群众对改造项目实施过程的意见建议,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并与施工单位沟通,召开现场协调会,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适时调整施工方案。”
记者了解到,赤坭社区联系广州燃气花都有限公司实施城区天然气管道施工敷设,解决了赤坭社区居民没有天然气使用的问题;实施“三线”落地工程、实现“三线规整”,有效改善了社区“三线三管”混乱问题;对沿江路沿线建筑外立面进行提升,道路景观提升,路面修整,铺设水泥砖人行道,排水排污设施维护,划分车道线及停车位,使街区风貌更加美观。
“我们在重点提升区域彩虹小区及吉祥小区进行了出入口建筑外墙修缮、遮阳篷整治、楼梯间改造、单元门改造、屋面防水、小区照明设施、小区监控设施、给排水设施、‘三线’改造、小区公共部分改造等一系列提升,得到了辖内居民群众的好评与欢迎。”陶绍锋说。
除此之外,赤坭社区工作人员在巡查期间发现赤坭镇华新街7-2号楼外墙排水管断裂损坏,下雨天雨水沿着破裂的管道四处喷溅,不仅对居民楼墙体造成侵蚀损害,也存在路面积水通行不畅以及管道掉落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后,赤坭社区马上采取行动,对辖区内存在类似情况的破损、老旧排水管进行摸底排查,整理统计14处。
“多亏社区帮忙协调,破损的排水管终于修好,这下安心多了。”现在,破损管道全部维修更换完毕,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收获了附近居民的点赞。
盘活闲置资源,增进福祉惠民生
走在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沿江路上,路旁一座座沿江小公园成为了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融合了植物景观、休闲步道、康体设施的复合型“绿空间”为周边居民群众增加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原来这里荒草丛生,乱堆乱放着很多垃圾,是社区一块荒废闲置的‘边角料’。”赤坭社区工作人员朱瑞麟介绍,“现在我们以‘花漾赤坭’花瓣为主题,将‘留白空地’纳入改造,打造了康体公园以及便民停车场,结合周边场地进行一体化片区改造提升,配建康体设施、儿童游乐设施、公共停车场卫生间、休闲咖啡屋、标识系统等,实现了社区内推窗见绿、出门见园。”
如今,在康体公园内,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以及各种健身设备器材一应俱全,场地干净明亮,宽敞整洁。康体公园已然成为了集互动、休闲、运动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景观空间与市民休闲广场。
在康体公园旁,一幢独具特色的红砖楼也让人耳目一新。这是赤坭社区的“城市客厅”。过去,这幢红砖楼整体十分破旧而且长期闲置,无人使用。随着“社区绣花”行动不断开展,社区利用此处红砖楼及北侧旧楼进行成片改造。
“我们在提升过程中,通过‘原状修缮+原址重建’‘修旧如旧’的方式,保留了红砖外墙,加固现有结构,修复栏杆,增加花纹、花砖等文化细节,结合景观标识打造了赤坭文化会客厅,在会客厅内对赤坭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党建服务等内容进行展示。”陶绍锋说,通过延续历史文脉,精细修缮,活化利用,原本废弃、闲置的红砖楼现在已成为赤坭镇的“城市客厅”,成为对外宣传赤坭历史文化、党建服务、市民休闲的重要展示窗口。
打造“潮涌巴江”,焕发老城新活力
“潮波浩荡韵悠长,涌浪奔腾舞瑞光。巴岸葱茏添雅韵,江天璀璨耀辉煌。”这首名叫《潮涌巴江》的诗题自赤坭社区居民,以此为题,社区依托巴江河的区位优势,打造“白天看美景、晚上看夜景”的新模式,开展“潮涌巴江”夜经济项目,为夜晚的沿江路增添了热闹的生活气息。
据悉,为营造更加规范有序的经营氛围,赤坭社区对辖内市场以及街道商铺进行了整体提升。包括开展排污整治、铺面门面统一招牌风格、市场雨篷提升、档口环境区域改造等;内部也要求按照功能分区布局合理、保证食品安全等标准,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环境卫生、规范经营管理。
现在在沿江路上,还可看到许多造型新潮可爱的固定摊点,以及不少风格年轻活力的活动打卡点。据朱瑞麟介绍,夜市摊位上除了各种特色小吃美食,还会有卖盲盒、异宠的摊位,品类多样。夜市一般从下午5时开始,持续到凌晨,每天都会开放,每周六晚上8时30分左右在巴江河沿岸还有烟花表演,非常漂亮。
“这些活动已经变成了赤坭社区的日常。每个周末还会根据近期节日、热点举办相应的主题活动,有老年人的广场舞活动,也有青少年的歌唱比赛。” 朱瑞麟说,“周末过来夜市的人还是很多的,不仅是社区内居民,周边地区的人们都会过来游玩。工作日人流量会少很多,所以夜市也会提早收摊结束,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
“潮涌巴江”夜经济项目运营以来,赤坭圩商圈的人气越来越旺,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赤坭老圩镇焕发了新时代新活力。赤坭镇重拾了昔日浓浓的人间烟火气,让一个更具活力的“巴江明珠”得以重现。
陶绍锋表示,未来,赤坭社区将继续秉持“常态化、精细化、品质化、长效化”原则,不断追求稳健的根基和新的成长高度,递交符合居民群众需求,让居民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统筹:冯艳丹
采写:南方+记者 马艺天 实习生 叶华夏 通讯员 成广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