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高管信息》重磅刊发!深度聚焦四会县域经济

四会发布
2024-12-20 18:24
+订阅

近期,新华社记者一行到四会开展调研采访,并于《高管信息(广东)》2024年第34期刊发《广东四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一文,报道四会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和亮点举措。

《高管信息》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的国际性期刊,具有原创性、权威性、及时性、前瞻性、交流性、实用性的鲜明特色,目前已成为全国各领域高级管理人员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

刊发全文如下:

2024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2024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榜单近期公布,广东肇庆四会市(县级市)成功入选。

上榜全国百强县榜单,是对四会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认可。近年来,四会市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委“1310”工作部署,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聚焦落实见效精心施策。2024年1-9月实现GDP543.2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79亿元,增长19.1%。2024年全年有望实现800亿元。

△四会绥江“一河两岸”美景。马章兴 摄

工业强县当主力

工业是推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四会市坚持实体经济为本,以制造业当家为归,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做强主导产业。今年前三季度,四会规上工业总产值1514.25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61.49亿元。

记者来到位于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各大企业、项目正忙生产、赶建设。园区内的广东金田铜业有限公司,运输生产原料的车辆不断地驶入厂区,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各设备正有序运转。“2023年公司产值近170亿元。今年铜价还行,市场前景明显向好。”广东金田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芝君介绍,他们企业正积极建设二期项目,投产后产值还会上升一个台阶。

△广东金田铜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

除发力传统产业外,四会正积极谋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产业。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度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的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拟落户6个项目,计划投资额66.7亿元,将打造大湾区新能源智能制造第一基地。”

四会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四会正积极谋划未来材料、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在激光制造、微纳制造、增材制造、轻量化材料等新赛道上抢占先机,培育“小巨人”“独角兽”企业,加快经济动能转换。目前有3家企业申报“小巨人”,四会入选“2024年全国新质生产力百强县”。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四会引进投产单体投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家。目前,全域共有小巨人企业11家,上市企业3家。截至2023年底,高科技企业数量526家,同比增长14.8%。今年1-8月,规模工业总产值635.2亿元,增长7.1%;上半年工业投资146.6亿元,增长21.9%。

2023年四会社消零总额达451.6亿元,人均社消零总额居“全国百强县”前20名。依托希音、拼多多等形成跨境电商集聚发展势头,带动就业约8.5万人。四会长期都是人口净流入城市,城市化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镇街错位发展显成效

根据区位优势和承担功能,四会市将14个镇街划分为街道、中心镇、工业镇、农业镇、特色镇五类镇街,构成镇域高质量发展体系。

△四会乡村航拍

下茆镇作为全国千强镇,是典型的工业镇。近年来,下茆镇积极促进产业集聚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工业从分散走向集聚。如今,下茆辖内有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下茆镇产业聚集发展区、福龙工业园区、下茆工业园区,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10亿元。

△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

“全镇今年发展明显,税收增长了20%左右。园区工业产值已增加了30%多,今年的目标是增加40%。”下茆镇委书记庄武军说:“下茆镇正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大力挖掘资源禀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优建强专业镇,推动圩镇综合功能提升,打造和美宜居宜业乡村。”

黄田镇作为四会市沙糖桔的核心产区,种植历史超过四百年,沙糖桔产业一直是支柱产业。是四会市柑桔传统主要产区,也是四会市沙糖桔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核心区。

△四会市沙糖桔省级现代化农业产业园

此前,镇内众多散户出售沙糖桔的方式只有等待收购和现采现卖,面临着销路窄、客源少的情况,沙糖桔甚至被压到2-3元/斤,常常入不裹出。为破解农户自卖自销、被动压价的不利局面,黄田镇主动靠近市场前端,着力构建“电商+农业”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树立和推广沙糖桔原产地的品牌形象,为沙糖桔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黄田镇还围绕沙糖桔产业开展“强链”“补链”“延链”行动,重点向深加工和贸易端拓展,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沙糖桔全产业链条,不断拓宽果农增收渠道。

△四会沙糖桔

威整镇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华侨众多。近年来,威整镇以获评中国侨联“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为契机,持续擦亮侨乡文化品牌,激活侨资侨智,提高发展“加速度”,助力“百千万工程”。

威整镇党委书记朱海清说,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威整镇积极借助侨乡的力量,一方面,引导产业发展,推动侨资侨力深度参与特色农业发展,引进蓝威蓝莓基地,加快蓝莓研究院和深加工项目尽快落地。另一方,动员侨乡、热心人士捐资捐款建设家乡,如在推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大洲村建设过程中,马来西亚华侨陈善介及其旅外宗亲积极为家乡建设捐资捐物,为家乡建设贡献侨胞力量。

村美人更富

走进四会市大沙镇岗美村委会向阳村(村小组),一条宽阔平坦的村道延伸到各家各户,夜幕降临时,村中不少老百姓悠闲地散步。“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跃然眼前。

△大沙镇岗美观光音乐喷泉

四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村村寨寨书写“土特产”文章。今年上半年,农业总产值47.84亿元,增长3.3%;去年农业总产值增长4.5%,旅游收入增长87.8%。近年涌出一批可支配收入上百万元、上几百万元的村集体,全部村委会年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全域人均可支配收入11.2万元,城市化率72.28%。

位于地豆镇东南部的水车村,辖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25人,是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地豆镇水车村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该村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特色景观和乡贤文化,探索“美丽庭院+和谐家风”“美丽庭院+产业经济”模式,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八项行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投身“美丽庭院”建设,以“小美”庭院扮靓“大美”乡村,助力“百千万工程”。近年来,全村利用庭院打造农庄、民宿,结合茶籽油、坚果、凤梨等产业资源,有效带动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今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5万元。

兰花是石狗镇程村村的特色产业。该村融合自然风光、兰花景观、美丽乡村和古迹古村历史资源,将兰花观赏与农村旅游相结合,打造成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特色兰花乡村。目前村里兰花种植总面积达3300多亩,2024年村集体年收入19万元,人均年收入3.6万元,高于当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3.05万元,也让兰花成为了村民的“幸福花”“致富花”。

△四会市石狗镇兰花种植基地

四会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高管信息(广东)》

编辑丨肖怡燕

责编丨卢雪英 

主编丨张   琳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