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广东发了346.4亿件快递,巨量包装垃圾如何处理?

南方公益+
+订阅

网购“剁手”的时候有多爽,拆快递后垃圾“围门”的领悟就有多痛。用户在享受“买买买”快感后,紧接着便要面临快递包装“扔扔扔”的烦恼,更大的问题在于巨量的快递包装垃圾如何妥善处理。快递包装如何“瘦身”,快递包装垃圾何去何从?日前,电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业研讨会上,业内专家、企业代表等共同为快递绿色转型支招。

电商平台应该发挥价值链上的领导力

国家及广东省邮政局公布资料显示,2024年1-10月,全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555.0亿件,同比增长19.9%;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400.8亿件,同比增长22.3%。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的快递量占到全国1/5以上。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广东省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54.0亿件(占全国22.7%),同比增长19.5%。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46.4亿件(占全国24.7%,排名第一),同比增长19.6%。

快递业务增长的A面是零售经济的繁荣,B面则是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增长。有数据显示,在中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经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 93%,部分大型城市则为 85% 至 90%。

快递业的包装主要包含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瓦楞纸箱、胶带等,以及大量缓冲气泡袋、气泡膜、发泡塑料等填充物。对于网购用户们来说,“胶带缠身”“大盒套小盒”“充气膜塞满纸箱”的现象似乎司空见惯。

包装减量、绿色包装和回收再利用是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主要方向和举措。“2018年发布的《电子商务法》,就提到电商快递包装绿色化,主要是针对快递企业,提出快递企业应该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和再利用。”国内推动解决塑料污染的环保机构——摆脱塑缚项目经理陈艾佳指出。

“到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又出台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行动方案》,更进一步明确了电商快递包装绿色化政策要求。同时也强调电商平台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中的引领作用。”陈艾佳进一步指出,《行动方案》单独将电商平台行动列为方案中的七大行动之一,强调电商平台在包装绿色化转型中应该承担的引领角色。

企业包装绿色化转型行动差异显著

但如果只有电商平台,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全价值链的协同努力的,电商平台、快递企业、大型品牌和小型商户四类企业共同构成了包装转型的主体。这个框架中,平台应该通过规则制定、激励机制推动上下游企业落实包装减量化和绿色化。

在实践中,企业在包装绿色化转型行动上差异显著。根据《中国电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评价报告》快递企业普遍响应主管部门国家邮政局的要求,披露的行动框架较为一致,而电商平台的信息披露维度则较为分散。

部分头部电商企业已经在快递包装绿色化行动中积累多年并取得一定成效,披露质量也较高,但一些新兴平台如拼多多、抖音电商、快手电商等尚未将包装议题纳入企业ESG的核心议题,因此相关的行动和披露几乎空白。

在可循环包装的应用方面,循环中转袋已在快递企业的中转环节(2B)得到普遍使用。但在面向消费者(2C)的应用上,大多数快递企业仍处于研发、起步阶段,仅在小范围内进行投放和试点。电商平台企业中,阿里巴巴菜鸟、京东物流、苏宁易购、网易严选和唯品会均在中转(2B)环节使用了循环包装。

而另一方面,消费者调查显示,中国的消费者对绿色包装的期待正在不断提升。摆脱“塑缚”的调研显示,超过83%的消费者表示,环保包装能提升对品牌的好感;82%愿意选择可循环快递包装,并且79%愿意签收后将包装归还到指定地点。麦肯锡的研究也显示,绿色化行动如可持续包装转型,可提升企业8-16%的营收和11-19%的顾客忠诚度。

广东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总工程师傅智健呼吁所有参与电商平台、大型品牌电商、快递企业、保准生产企业等单位代表,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包装生产企业要开展包装减量化设计,提供设计合理、用材节约、回收便利的包装整体解决方案,创新研发商品和快递一体化包装产品;商品的生产者要优化商品包装设计,减少商品过度包装,采用单一可回收材料或者是便于分离的材料包装,提高包装可回收率;商品销售者向供应方提供商品绿色包装和简约包装要求,电商平台企业要对平台内经营者提出快递包装产业,快递包装减量化,加快推广电商快递原装直发、产地直产、订单直发等模式,鼓励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消费者要养成环保选购,重复使用,适度消费和购买减塑生活习惯,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专业化回收企业要提高包装废弃物回收水平,进一步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只有包裹,没有垃圾”的未来还远吗?

“根据《深入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动方案》中提出的要求,到2025年同城快递可循环快递包装使用比例要达到10%。这一紧迫目标显然不能仅靠行业内少数企业的努力来实现。其他尚未开展消费端可循环包装应用的企业亟须加快行动,共同推动2C可循环包装的大规模应用。”陈艾佳强调。

政策和企业正在相辅相成合作。顺丰在2016年制定了包装理念:只有包裹,没有垃圾。“快递塑料包装的减碳化的设计包括减量、降解、重复使用、回收再生。”顺丰集团的包装创新实验室负责人路鹏介绍,顺丰减塑从源头减量开始,到让塑料废弃物更好资源化再利用,最终提升社会资源使用效率。

广东省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发展部副主任、广东快递包装联盟负责人骆天生介绍,为更好地助力广东省快递包装企业绿色转型,联盟发布了《广东省绿色快递包装推荐目录(2024年)》(以下简称《目录》)。《目录》申请并不限于广东省内的企业,只要企业有快递包装创新的自主知识产权,都可以尝试申请。《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入选有效期两年,期满后产品有重大变化的需要重新申报;同时联盟也会不定时对入选的产品进行复核审查。

循环快递、绿色快递是必经之路。根据国家邮政局对未来快递单量的预测数据继续估算,仅同城快递业务使用循环快递箱,其替代率达到30%,且循环率能保持到60次/个时,2023—2030年因替代一次性包装材料累计可产生的经济效益约189亿元,累计碳减排量将达到117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南方+记者 周中雨

编辑 马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