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向上|惠州农商银行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南方+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强则经济强。作为惠州市规模最大的地方法人银行,今年以来,惠州农商银行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积极履行本土银行的使命担当,聚焦主责主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力。

科技金融

创新驱动赋能“制造业当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尤其是研发活跃的科技企业。近年来,惠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资源和力量建设“2+1”现代产业集群和“3+7”产业园区,科技赋能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截至去年,惠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499家,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涌现。

为更好地服务惠州科技企业发展,惠州农商银行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创新推出“惠企园区贷”“专精特新贷”“惠企经营贷”“惠企小微贷”等特色产品,制定制造业贷款投放指引,不断提升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精度。

以“惠企园区贷”为例,该产品是惠州农商银行支持惠州市加速形成“2+1”现代产业集群、推动“3+7”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实现“千亿园区、万亿产业”目标而推出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借款企业建设用于销售的园区的资金需求,其中园区建设用途含工业制造厂房、物流仓库、工业研发楼宇、配套宿舍住宅等,有助于加速推动惠州本土产业高端化、创新性转型,着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11月末,该产品已对86个产业园授信175.8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11.77亿元、贷款余额78.88亿元,以金融活水“贷动”实体制造业企业一齐发展。

仲恺区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可充电消费类微小锂电池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惠州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惠州农商银行的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支持下,该科技公司成功实现了技术改造升级,新一代大圆柱全极耳电池高端制造项目在2024年初正式投产,成为国内第一条磷酸铁锂平台体系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量产项目。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多次获评“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100强”,早在2018年初,惠州农商银行便主动与九联科技对接,向九联科技提供综合授信服务,快速解决了该公司融资问题,此后,惠州农商银行长期为企业量身打造融资方案,快速解决企业阶段性资金需求,助力其发展壮大并成功上市,当前已成为中国通讯行业的旗舰品牌。

截至2024年11月末,惠州农商银行已通过“专精特新贷”等特色产品,对3家“小巨人”企业和6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进行了综合金融服务支持,贷款余额近20.87亿元。

绿色金融

点绿成金保卫碧水蓝天

半城山色半城湖,是惠州这座大湾区城市的鲜明底色。近年来,惠州农商银行聚焦城市污水处理、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写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助力绿美惠州生态建设。

9月24日,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惠州农商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惠州市首支绿色金融债券,实现了全市绿色金融债券发行“零”的突破。据了解,该债券发行是惠州农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做深做实绿色金融“大文章”的重要举措,发行规模10亿元,票面利率2.25%,期限为3年期,主体评级与债项评级均为AA+,认购倍数达2.35倍,充分展现了市场与投资者对该行资信状况的高度认可。债权募集资金将依据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专项用于发放绿色产业领域的信贷,为全市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注入本土金融活水。

在具体举措上,惠州农商银行加强对全行绿色金融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制定绿色信贷工作实施管理办法,配套绿色金融信贷政策、单列信贷计划、实施考核优惠,对绿色信贷进行全流程管理。并持续丰富产品体系,创新推出“美丽东江贷”“美丽池塘贷”、光伏分期等特色产品,持续提升绿色金融经营能力。以“美丽东江贷”为例,该产品针对取得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授权、从事污水处理经营的污水处理企业推出,以污水处理收益权质押为主要担保方式,利率低、贷款期限灵活,能够有效满足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或流动资金周转等融资需求。

走进大亚湾第一水质净水厂三期项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葱葱郁郁的公园,地面丝毫不见污水处理设施。这是惠州市首个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地上建造公园,地下处理污水,背后也有着本土金融力量的鼎力支持。

负责该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营的惠州大亚湾区某水质净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水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的公司。为响应大亚湾区供排污一体化改革工作,该公司竞得大亚湾第一水质净化厂三期以及第二水质净化厂三期特许经营权。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惠州农商银行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提供信贷支持,助力两个项目迅速投入生产运营。以第一水质净化厂三期项目为例,该项目日处理能力达8万立方米,出水用于城市绿化浇灌、市政道路清洗以及河道、景观补水,服务范围覆盖大亚湾中心区和澳头片区,服务人口约20万人。

普惠金融

下沉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农商银行姓“农”,“三农”是它的根系所在。作为扎根惠州超过71年的本土银行,惠州农商银行始终深耕“三农”沃土,持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通过辖内103个营业网点、420多台自助设备、33个“惠服务”政银合作点,真正构建了一张点多、线长、面广的金融服务网,让普惠金融“飞入寻常百姓家”,持续履行“惠州人自己的银行”的使命担当。

早在2020年9月,惠州农商银行便大力推进网格化服务,以线下营业网点为服务半径,将辖区311个行政村划分为172个网格,全行1400余人深入基层入户走访,为广大城乡客户和市场经营主体建立综合金融服务档案,累计建档超过166万户。

2021年8月,该行将网格化服务全面升级为“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项目,重点打造“五个一”工程(一支部、一特派、一体机、一平台、一授信)。截至目前,已基本实现各镇街“党组织党建共建、金融特派员进村、政府服务自助机投放、三资平台系统对接、整村授信”5个全覆盖,形成了具有惠州特色的“村村通政务+户户通金融”的乡村服务新格局。

为进一步做好支农支小金融服务,惠州农商银行联合各镇街政府部门、村(居)委会,依托农户信息采集系统及数据模型,采取网格化服务、走家串户的方式,推行“整村授信、集中授信、无感授信”等信贷支农新模式,截至今年11月末,惠州农商银行已与沥林镇埔仔村等311个行政村全面签订整村授信合作协议,通过上门走访持续推广整村授信工作,共计为辖内农户成功建档70.04万户,授信金额187.33亿元,用信余额92.07亿元,惠及农户超30.6万户。

在仲恺高新区沥林镇埔仔村,村民刘先生经营着一家碌鹅饭店。沥林碌鹅是东江流域一带的传统菜式,沥林镇享有“鹅镇”的美誉。为提升“沥林碌鹅”品牌知名度,破解制约产业发展难题,惠州农商银行针对沥林镇碌鹅产业发展特点,推出“惠银”乡村金融系列特色产品,并通过“整村授信”给予村民融资额度。经营碌鹅饭店的刘先生,也是整村授信的受益者之一。获得授信之后,他欣喜地说:“有了惠州农商银行15万元的贷款额度,店面装修就不用愁了。”

养老金融

传递温暖守护银发客群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银发群体的金融需求快速上升。如何服务好这一群体,同样是惠州农商银行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惠州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地域特点和老年客群需求,与惠州各级政府紧密合作,无偿承接辖内适老资金支付工作,依托社保卡、“惠农惠民一卡通”等发放包括高龄补贴在内的多项补贴,让金融服务更暖心。同时,加大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优化办贷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建立绿色信贷通道,对养老产业贷款随报随批,提高养老机构融资便捷性,支持打造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将优质专业的养老服务惠及惠州更多老年人。

以惠州市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惠城区马安镇运营的老年护理院是惠州市为数不多的特护型养老护理院。为了适应当地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给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环境,公司决定更新部分老化设备,但因自有资金短缺而停滞不前。惠州农商银行了解该养老院资金需求后,积极主动进行业务对接并开通绿色通道予以信贷支持,从根本上解决了养老院的资金紧缺问题,推动了养老设施实现更新。

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办理业务较慢等问题,惠州农商银行持续推进网点适老化改造,优化升级网点服务环境。比如,合理规划厅堂空间布局,在网点配置爱心专座、老花镜、放大镜、雨伞及温水饮水区等,并设置无障碍通道,为老年客户提供设舒适便捷的环境。

针对老年人金融知识相对缺乏、防范意识较弱等问题,惠州农商银行借助“户户通”工作,前往各大社区、养老院、福利院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向老年人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增强老年人反诈意识,帮助老年人守护好“钱袋子”。比如,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惠州农商银行联合惠州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前往惠州市社会福利院开展“情暖鹅城 老年人金融普及服务周”宣传活动,通过派发宣传手册和折页,以及现场答疑等方式,向老年人讲解各种诈骗的“套路”手法,揭露针对老年群体诈骗的新形式、新特征,引导老年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数字金融

拥抱变革汇聚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是金融机构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惠州农商银行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实际行动融入数字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创新手段,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金融服务,进一步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造具有本土农商银行特色的数字金融服务生态圈,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顶层设计上,惠州农商银行先后出台三次信息化科技三年战略发展规划,为全行数字化转型举棋定向;在高级管理层增设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执行全行信息科技领域的重要战略、重大举措;在广东农信系统率先设立信息科技日,进一步营造崇尚科学、崇尚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在人才培养上,惠州农商银行通过校招、社招以及内部培养等方式,组建近60人规模的自有科技团队,实现产品、开发、测试、运维、风控、维护等科技条线的全覆盖管理。该行制定完善专业序列管理办法,打造科技人才专属成长通道,确保优秀科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借助“大法人+小平台”的机制优势,惠州农商银行累计投产普惠信贷五化系统、营销平台、惠银· e家、云缴费等信息科技系统超过70个。

通过这些措施,惠州农商银行为客户办理业务带来极大的方便。借助一部手机,客户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申请办贷;放贷周期由7个工作日缩短至3分钟;由之前需要“跑三次”减少到“一次都不用跑”。

2023年5月,惠州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的普惠信贷五化项目,融合了“自助化、线上化、无纸化、智能化、阳光化”五化理念,借助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和数字化风控手段,推动普惠授信体系的创新和变革。一方面,该项目全新开启的“指间办贷”模式真正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另一方面,它实现了贷前、贷中、贷后的一站式服务,能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社区业主、农区居民“短、小、快、急”的资金需求。

以“业主尊享贷”为例,该产品面向惠州农商银行共建的“党建+普惠金融示范小区”业主,授信额度最高可达50万元,客户扫码即可实现一站式办理,系统后台进行自动审查审批和放款,最快实现1分钟授信、3分钟放款,备受广大客户欢迎。截至2024年11月末,惠州农商银行累计成功投放“业主尊享贷”1.96万笔,授信金额57.62亿元,用信余额44.23亿元,科技赋能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得。

展望新的一年,惠州农商银行将持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奋力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惠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金融动力。

撰文:赖敬文 刘光明宝

图片:惠州农商银行供图

编辑 糜朝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