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冈南智慧通”小程序,智慧积分等任务栏一目了然,打开这一栏,里面有乡村治理、志愿者、工分人才等积分类型,村民可以根据积分细则参与村居环境整治等。
这是中山市古镇镇探索积分制治理的一个缩影。
在近期开展的“中山党建特色品牌展示活动”中,中山市古镇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积分制项目热度最高。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古镇镇数字乡村平台注册量居全市首位,“积分制”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镇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蔡丽庆表示,为提升村级治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增强群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助力“百千万工程”。2023年7月以来,古镇镇指导各村用好电信公司开发的数字乡村平台,全面推广并用好“积分银行”,并制定印发《古镇镇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指引》,力争成为全市首个数字乡村和“积分银行”全覆盖镇街。
古镇镇村民群众在用积分兑换礼品。受访者供图
积分制激发村居治理活力
“我们结合‘百千万工程’相关重点工作,比如农房风貌管控、农村人居环境、美丽庭院建设、培育文明乡风和绿美生态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推行‘积分制’管理制度,通过清单化赋分、规范化评分、高效化用分等方式,推动各村建立‘积分超市’,从而吸引群众参与积分制,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蔡丽庆表示。
据介绍,古镇镇以建立机制、内部试行、逐步推广、入户推广、鼓励参与“五步走”策略扎实做好数字乡村积分治理的工作。
古镇镇通过制定《古镇镇乡村治理推广运用“积分银行”工作方案》,明确古一村、冈南村、古三村、七坊村为“积分银行”试点推广村,于2023年底全镇所有村运用“积分银行”,全面试行积分制实施细则、评分表、兑换办法、兑换礼品清单等相关规定,明确工作架构、理顺工作流程、筹备兑换礼品。
随后,古镇镇以党员群体作为先行先试的实施对象,再通过党员、村民代表、妇委以及青年促进会等相关团体进行积极宣传推广以及入户推广,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激发村居治理活力。
“目前,我们已经将积分制的实施对象普及化扩展到全村股民及辖区内村民,将积分制所涉及内容设置、申报审核等各个环节相关的规章制度,通过‘四议两公开’后依规执行。”蔡丽庆表示。
古镇镇13个村(居)已依托中国电信开发的数字乡村平台“积分银行”有序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开户数和活跃度均在全市前列,古镇镇“积分超市”注册群众已超8000人,累计积分约42万分,累计兑换积分达12多万分。
“我们从技术等方面不断完善积分制,还把美丽庭院建设、‘四小园’建设、农房管控等纳入积分范畴。目前,古镇镇积分制注册数量位居全市首位,这一制度的活跃度、参与人数都是比较靠前的。”蔡丽庆表示,“积分制能激发党员群众发挥主人翁能动性,让大家从‘袖手看’到‘动手干’,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
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古镇镇还通过志愿服务获取积分的方式,鼓励村民自愿参与治安管理、消防安全、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树立“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的意识,使农村基层治理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不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两分制”模式破解治理难题
“有时候‘冈南智慧通’小程序上发布了积分任务,大家要靠抢,才能获得做任务的机会。”冈南村村民蔡羡雯笑着说,自己和姐妹们还组了微信群,平时有积分任务,大家都会互相提醒、结伴参加。
这是冈南村在古镇镇积分制推行下,结合本村实际开展的特色治理模式,今年4月,冈南村“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积分赋能基层治理”还入选了“中山市第二届乡村振兴创新典型”数字化典型案例。
古镇镇村民群众在用积分兑换礼品。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冈南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首创“两分制”治理模式,以服务换积分,以积分兑礼品,将工分制和积分制深入到网格治理等工作中,自主研发“1-2-5”数字乡村智慧平台,营造“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的氛围,激发“百千万工程”内生动力。
冈南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蔡永杰表示:“有一些临时任务,需要有专业技能的人去做,但是临时召集会比较难找到合适的人。但有了‘冈南智慧通’后,我们通过这个平台定期将这些人才建户,匹配人才技能、发布相应任务,大家报名参加、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工分。这提升了公平性,也提升了工作质效,缓解了基层治理人手不足的问题。”
冈南村设立在册登记工分制先锋队,截至目前,发动工积分志愿者注册达800多名,按工分计酬分派任务,结合难易程度、出勤纪律、完成工作质效等方面考核,日薪最低标准120工分,凭工分计提报酬,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村场交通秩序维护等基层治理重点难点工作。
此外,冈南村还通过积分量化群众参与志愿活动中的综合表现,积分兑换生活物品,提升辖区凝聚力和群众参与度,建立“服务站”“积分超市”,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实行积分兑换礼品激励机制,通过志愿服务积分换取电水壶、电冰箱等100余款生活用品,形成“服务登记—积分回馈—兑换激励”工作模式。
“积分礼品种类很丰富,是平时我们都会买的日用品,比如柴米油盐、纸巾等,都很实用。大家参与村居事务、志愿工作的热情空前。”蔡羡雯坦言。
据统计,冈南村“两分制”分类设置乡村治理志愿活动43项,发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约2万人次,发放积分约21万分,使农村人居环境增“颜”提“质”。
采写:南方+记者 苑世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