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以高等教育驱动湾区科技新发展
正值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穿过河底隧道,一座座融合了岭南与南欧风格的建筑相依而立,就来到了位于横琴岛上的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办公室所在的行政楼视野开阔,望得到一水之隔路环岛上繁茂的林木,也望得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横琴合作区”)的高楼崛起,日新月异。
在宋永华的印象中,22年前,澳大还是一个只有0.05平方公里的“社区大学”,澳门的科技建设也几乎空白。乘着时代的列车,他受邀担任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首届科技委员会顾问,之后又成为澳大校长,义无反顾投身到澳门科技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浪潮中,由此参与并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飞跃发展。
“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始终相伴相生。”着眼于大湾区未来发展,宋永华认为,应继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中的先导性、驱动力作用,为此澳大将在横琴合作区设立新校区,让人才培养充分适应湾区所需,更好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建设。
宋永华。
驱动
在横琴合作区跨境延伸办学
南方+:您如何看待澳门近些年来的科技创新发展?
宋永华:澳门的科技发展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持续助力着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
2002年,我受邀担任澳门科技委的首届顾问,当时这里没有科学馆和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没有国家级科研平台,一切都要“白手起家”。在中央及特区政府的支持下,我们逐渐推动澳门建立健全科技政策体系、相应的组织架构和科学普及体系。
发展科技,还需要一流的大学和人才。当年,澳门大学位于氹仔地区,面积仅约0.05平方公里,一间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
如今,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布局在澳门大学内。2014年,澳大全面迁入横琴校区,毗邻珠海,因此紧抓区位优势和机遇,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号召,在横琴建设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开展了百余项政府科技项目和商业合作项目等,加强与广东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为大湾区科技发展提供牢固支撑。
南方+:澳门高等教育还能为大湾区创新发展提供哪些助力?
宋永华:教育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源头活水”。为此,澳门大学重新定位,提出“立足澳门、共建湾区、融入国家、走向世界”的办学新主张,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全部结合大湾区产业发展方向进行重新调整。
我们锚定高科技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发力,还大力开展研究生教育,五六年间就增设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微电子、物联网、金融科技、商业数据分析等30多门硕博课程。
澳门大学。南方+记者 关铭荣 摄
在中央和特区政府的支持下,澳大正在推进横琴合作区新校区建设,总用地面积约37.56万平方米,预计2028年投入运行。这是我们在珠海跨境办学的新探索。
横琴合作区校区的“科技范”十足,仅布局医学院、信息学院、设计学院、工学院四个学院,涵盖临床医学、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专业。届时,澳大两个校区科技类专业学生的占比将超过50%,学科布局、人才培养将服务于横琴合作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国家发展需要。
大湾区高校也正在成为“一家人”。目前,澳门大学已在中药现代化创新、微电子领域成果转化、智慧城市建设、先进智能计算等领域与大湾区高校、企业联合攻关,面向全球吸引优质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同时与更多科研、企业机构建立紧密联系,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赋能大湾区创新发展。
先行
探索建立大湾区智慧城市群
南方+:推动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点在哪里?
宋永华:要将科研组织方式与育人模式有机融合,培养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质人才”。
2010年,国家在澳门大学布局的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药质量研究,就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来澳工作,助推了澳大科技人才的培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崛起,2018年我来到澳门大学后,便向国家科技部和特区政府提出设立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想法。
想法很快落地,澳门大学迎来了第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聚焦城市里的交通、能源、灾害问题,一方面以技术为刀刃,改善城市交通的“堵点”,确保城市能源清洁、高效供应,另一方面减轻台风对沿海城市的影响,最终把城市变成人们理想中的宜居、可持续的幸福城市。
如今,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聚集了一批顶尖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既能攻克科学难题、促进关键技术突破,相关学位课程的硕士生、博士生也能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接触到前沿技术和科学实践,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智慧城市模型。
南方+:您提到的“智慧城市”,正是当前大湾区城市建设的新方向。
宋永华:是的,我们正在以澳门作为“城市试验田”,使用物联网技术手段来解决城市发展中正在遇到以及可预见性的问题,再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智慧城市群。
实验室建立了遥感卫星接收站,自主开发了传感数据采集设备,还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竭力将城市里的交通、能源供应情况等“数字化”,打造一座移动终端上的“数字智慧城市”。
它对城市的基建设施了如指掌。2017年,澳门遭遇台风时,变电站处在低洼地带,因缺乏技术,没能及时预测台风雨造成的水位影响,变电站很快就被淹没,造成长时间的停电,极大影响了城市正常运转。如今,我们已依托物联网技术开发了水位传感器,一出现暴雨等问题,就能在后台操控断开变电站的电源,等水位恢复正常或者危险排除后再开启,避免造成长时间大面积的停电。
它有强大的预警功能。针对传染病防控,不仅能够实时分析城市里人流携带病毒数据的变化,还能开发智慧终端,提醒市民避免前往病毒浓度高的地方,或是通过注意行程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当前,实验室依托澳门大学的科技学院而设,希望通过源源不断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难题提供“新方案”。
智慧能源数模混合实时仿真平台。
转变
从受益者到贡献者
南方+:此前您一直在英国任教。是什么契机让您来到粤港澳大湾区工作?
宋永华:一直以来,我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而行,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受益者。
我之所以能走出大山,到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读书,首先就得益于高考制度的恢复。之后我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攻读硕士、博士,并且在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1年,国家鼓励大批学者到国外学习先进经验,我便以访问学者身份到英国留学工作,一待就是18年。
得益于国家的一项项好政策,我有幸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作出贡献。当中国开始大批量引进人才,希望大家能够回到国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发挥作用时,我便义无反顾地回来了。
澳门大三巴牌坊。新华社 发
南方+:您对澳门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宋永华:南下大湾区,也有一个“报恩”的想法。我出生在四川巴中市和平村,一个深藏于大山的革命根据地。从小就知道,走出山区的唯一途径是读书。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我的母校和平小学遭到重创。澳门特区政府对汶川重建工作给予很大支持,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从那年给四川的捐赠里拨款3000万,全额资助和平小学重建。小时候,我的校园就是几栋用土筑成的教室,屋顶盖满茅草。现在的学校不仅有现代化的教室,还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先进的体育设施,成为了四川最美乡村小学。
这是许多孩子梦开始的地方。一所偏僻的山区小学,至今走出了20多位博士、60多位硕士,是一个读书人的“打卡胜地”,大家都叫它“博士之乡”。
2018年,我成为了澳门大学校长,感到十分振奋。此前,中央已在2009年决定开发横琴岛;2014年,澳大全面迁入横琴校区,面积变成原老校区的20倍。
得益于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支持,澳门大学从一个“社区大学”拓展成为了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大学,在办学规模、学科体量、办学水平质量和国际认可度方面都进步显著。可以说,我和澳大既是横琴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横琴发展的受益者。
今年正值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澳门大学迁入横琴校区10周年,在这个新的发展节点上,我们想增加一个角色,成为横琴、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贡献者。
采写:南方+记者 陈伊纯
拍摄:南方+记者 梁钜聪 (除署名外)
剪辑:南方+记者 徐昊
设计:吴颖岚
开栏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以“敢为天下先”的担当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经济总量连续35年位居全国第一,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保持全国首位。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走在前列‘新’出发”系列人物访谈,访谈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索,把镜头对准时代大潮、经济浪潮中一张张生动面孔,邀请各领域的代表性人物讲述他们的奋斗岁月与真知灼见,更好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