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漫步在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的旱岗埔村和迳口塱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干净整洁的房屋外立面与彩虹配色的沥青道路相互映衬,为这个季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这两个村子的美丽蝶变,正是清城区新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多点开花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清城区以水库移民省级示范项目工程作为助推移民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生态优先,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完善、产业发展谋划等多措并举,加快推进移民村美丽家园建设,为清远加力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添砖加瓦。
当前,清城区以100%完成2023年至2024年3个水库移民省级示范项目工程,显著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村庄的整体风貌,也为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一个个移民村转变成了幸福村。
省级示范项目清城区石角镇兴仁社区水库移民美丽家园。 陈伟毅 摄
美环境
移民村纷纷蝶变
“移民扶持政策落实后,村里铺了沥青路,安装了照明灯,角角落落进行了绿化美化,这几年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提及银盏新村“蝶变史”,村民如数家珍,言语间透露着自豪。
据悉,龙塘镇银盏新村是一条典型的水库库区移民村,村庄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制约村庄发展的首要因素。依托投资约435万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美丽家园项目的实施,村容村貌实现了大变样。
不仅是银盏新村,放眼清城大地,兴仁社区二队四队、旱岗埔迳口塱村等水库移民村的美丽嬗变正在纷纷上演。资料显示,近年来,清城区已累计投资约2000万元,分别在龙塘镇、石角镇、飞来峡镇打造了3个水库移民村美丽家园省级示范项目,扶持村庄开展改造排水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彩绘文化墙、新建文化广场、配套设施等多个内容,旨在通过建设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等项目,持续赋能水库移民村的发展。
清城区飞来峡镇旱岗埔村提升工程完工。 陈伟毅 摄
以旱岗铺村和迳口塱村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工程为例,清城区充分考虑两村地理位置及水库移民村的特点,在延续村落文脉、保留原有村落外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建设,依托山水环绕、交通便利的地理环境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傍水而居的生态社区”,形成集生态保护、农业发展、美食文化体验于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生活体验示范村。
在具体实施方面,清城区铺设了沥青路面,修复了破损地面,提升了道路美观度与通行质量;对建筑外立面进行了提升改造,增强了视觉美感;改造了排水系统,提高了雨季排涝能力;开展了绿化美化,提升了村庄整体环境的美观性和舒适性;对运动场地及设施进行了提升,村民休闲娱乐有了新体验;同时,建设了电气照明设施和生态停车场,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服务功能。
兴产业
强化水库移民工作力度
总结经验再提升,2024年,清城区水利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结合新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扎实做好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水库移民监督管理水平,强化水库移民机构能力建设,奋力推进清城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方面,切实做好后期扶持人口核定工作,并按时发放直补资金;另一方面,强化后期扶持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着重抓好水库移民村农房风貌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
其中,考虑到银盏新村靠近清远长隆度假区,确实拥有接受该景区辐射的地理位置优势。为了最大化利用这种地理优势、促进移民村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清城区在改善该村人居环境基础上,进一步对村内道路、文旅设施、村落风貌等进行提升,通过铺设沥青道路、打造文化小广场、新增娱乐健身配套设施等方式,为银盏新村发展生态旅游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当地旅游业承载能力,助力村内民宿“走出去”,外部资源“走进来”,逐步构建起“环境美、产业强、农民富”的发展格局,打造宜居宜业、共建共享的水库移民美丽幸福家园。
清城区飞来峡镇旱岗埔村人居环境提升。 陈伟毅 摄
系列项目实施效果显著,得到了群众及社会的认可。据最新公示消息,由清城区水利局申报的清城区石角镇兴仁一队七队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在竞争比选中脱颖而出,拟入选2025年度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省级示范项目。这标志着自2023年以来,清城区水利局已连续三年有项目成功入选该省级名单,反映了其在推动水库移民村发展方面取得的持续成效和不懈努力。
接下来,清城区水利局将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加快推动清城区石角镇兴仁一队七队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实施,让更多水库移民村实现人居环境更美、增收渠道更广、发展动力更足,焕发“水库移民美丽家园”的新气象、新活力,赋能助推“百千万工程”。
撰文:江绮雯 通讯员 胡榕文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