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生命接力 百城行动”系列公益活动在广州举行。活动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下称“广妇儿”)器官移植中心正式成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新强介绍,今年1—11月,我国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6145例,移植手术22500例,同比分别增长6.33%和5.6%。
数据显示,我国器官衰竭患者数量庞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卫生健康委人体组织器官移植与医疗大数据中心数据分析负责人史赢表示,截至今年10月,全国17.1万器官衰竭患者等待移植,其中等待肾脏的有144695,肝脏为22102,心脏为3316,“器官供需比为1:8.36,器官捐献供需矛盾严峻”。
同时,全国器官捐献志愿者的新增登记数量出现断崖式下降,今年仅有33.5万人。“一边是捐献者登记数下降,一边是器官移植需求的增加,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霍枫说。
作为全国6家具备器官移植资质的儿童医院之一,广妇儿器官移植需求量较大。广妇儿医务部主任贾炜介绍,医院年门诊量超过500万,住院患者约15万,其中重症患者占比10%。自2023年10月获批心脏移植执业资格以来,广妇儿已完成儿童心脏移植10例。
据介绍,虽然我国儿童心脏移植起步较晚,但后发优势显著,1年生存率超过90%,5年生存率达84%,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早在2014年,广妇儿便启动儿童器官捐献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儿童器官捐献112例,捐献器官325个。同时,医院积极推广器官捐献志愿登记,2019年成为“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网站合作单位。目前,市民可通过“广妇儿微信公众号—个人中心—器官捐献登记”进入“施予受”小程序,自愿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且可随时取消登记。
今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标志着我国在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领域的法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同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部门发布意见,提出力争近5年实现每年度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增长超过10%,全国每百万人口捐献率达到8的目标。
“公民自愿捐献是我国唯一合法的器官来源,有了捐献才有移植。”贾炜呼吁,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让器官捐献者、接受者及全社会了解器官捐献的登记渠道、捐献流程和扶持政策等,打破传统观念,提高广大民众对器官捐献的认可,推动器官捐献以及健康事业的发展。
采写:南方+记者 王露纯 厉思璇
图片:广妇儿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