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3个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入选省级名单,展现农业种业潜力

南方+

12月17日,南方+从茂名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位于茂名市的广东省荔枝种质资源圃、广东省化橘红种质资源圃和广东省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已入选第一批广东省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区)名单。

据悉,此前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家到茂名进行现场核查评审,评审为全省首次,共有25个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区)入选第一批广东省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区)名单,茂名入围数量全省第二。

专家在茂名考察荔枝种质资源圃。

广东省荔枝种质资源圃位于高州市根子镇,地处茂名荔枝产区的中心。茂名是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产量占全省的1/2,全世界的1/5。茂名荔枝种植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现存多个千年古荔枝群。目前,荔枝种质资源圃建设规模561亩,项目总投资1.5亿元,拥有农业智能化、标准化等设备100多台(套),保存不同荔枝种质资源737份,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数量最多的荔枝种质资源圃,对我国荔枝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专家查看化橘红种质资源圃标识标牌。

广东省化橘红种质资源圃位于化州市同庆镇化州市农业良种示范中心化橘红良种繁育基地内,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占地面积约60亩,建有钢结构塑料大棚8座,总面积11272㎡,拥有自动喷淋、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智能化、标准化等设备,具备保存化橘红种质资源的良好条件。

化橘红素有“南方人参”之称,具有宽中下气、散寒燥湿、健胃利气、消炎止咳的特殊功效,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广东茂名化州独有的中药材和地方资源。化橘红在明清时期被列为宫廷贡品,如今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广东省列为立法保护的岭南八大道地药材之首,是“中国四大南药”和“十大广药”之一,今年8月成功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食药同源)。目前,化橘红种质资源圃共收集10个品种780株,对化橘红的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化橘红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专家组仔细查看高州野生稻连片长势情况。

广东省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位于高州市镇江镇,占地面积约239亩。高州市野生稻的发现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1997年11月,中国科学院谢中稳、钱韦两位博士,带着国家“九五”星火计划-利用野生稻基因育种的课题,到高州市镇江镇普查时发现连片生长的野生稻,国务院、广东省时任领导作了“要把此野生稻当国宝加以保护”等批示,于2002年建成高州市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目前,野生稻保护区内设有监测室、缓冲区和保护区,每个保护点都竖立了标识牌,确保了野生稻种质资源持续安全保存利用。

野生稻有植物大熊猫、水稻的祖先之美誉。据悉,高州市镇江镇野生稻属于普通野生稻种,是我国已发现的三种野生稻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野生稻,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高州野生稻类型丰富,生命力极强,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天然宝库。广东各地种植的水稻品种中,就有不少具有来自镇江野生稻的基因,对育种和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这是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首次开展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区)确定工作,茂名就有3个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区)顺利入选,显示出茂名农业种业的巨大潜力。”茂名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积极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探索选育一批新品种,充分挖掘茂名农作物种质资源潜力,为维护国家种业安全贡献茂名力量。

南方+记者 邹祥亮

通讯员 潘柏羽 刘琼桁

编辑 李阳诗
校对 刘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