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帽子峰:党建引领“银杏+”“旅游+”双线互动,促产业融合村民共富

南方+

近日,笔者走访韶关南雄市帽子峰镇及帽子峰旅游景区,只见镇容村貌焕然一新,一年一度的以“银杏”为主题的旅游热潮正席卷全镇各村落。

据介绍,近两年帽子峰镇政府联合帽子峰旅游景区共同推动银杏产业融合发展,形成“银杏+”“旅游+”双线互动模式,带动全镇村产业发展和推动村民共同致富。

300余户农房变美,游客量超16万人次

帽子峰镇突出党建引领,坚持规划先行,紧盯任务目标,下大力气加速推进乡村振兴。依托银杏资源优势,深挖银杏的旅游经济价值,持续保护和发扬“银杏染秋”这张闪亮名片,在银杏旅游主干道沿线打造帽子峰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带,按照银杏风格对村庄进行微改造和外立面提升,提升村庄的银杏文化氛围,打造“农业+旅游”农旅融合新业态,逐步形成“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格局。

据统计,2024年,全镇推动农房风貌提升357户,拆除破旧泥砖房25间,累计组织600多人次开展人居环境和路域环境整治。

帽子峰旅游景区则重点完善景区内各项配套设施,投资建设“杏林山居”高端民宿和加强餐饮服务水平。同时还引入其他高端民宿入驻景区黄金大道旁,进一步提升游客住宿体验。

“黄金大道喜迎宾,扇子翩跹笑语频”今年黄金大道再次成为帽子峰旅游景区热门打卡地,游客数量超16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围绕旅游活“三产”,招引产业项目11个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帽子峰镇充分利用“银杏染秋”旅游品牌优势,围绕旅游活“三产”,切实发挥小银杏带动大产业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产业项目11个,重点引进和培育旅游服务接待、民宿餐饮体验、生态农业种植、银杏康养体验等产业业态,丰富吃住玩购元素。该镇通过成立民宿协会,提升民宿行业服务标准和管理水平,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基地,对村民和餐饮民宿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旅游综合培训,为银杏文旅项目提供人力支撑。

帽子峰镇围绕“山水风光、文化旅游”发展定位,充分利用村落、田园、河流等空间要素资源,塑造“村在林中、林在景中”的田园风光。2024年,帽子峰镇大力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工作,植绿护绿6544株,营建主题林6个,创建“四小园”512个,“美丽庭院”38户。同时进一步持续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完成主干道“白改黑”、桥梁拓宽等一系列交通基础项目建设,营造良好交通环境,并加快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推动河道整治、山塘除险加固、陂头改造等工程项目,改善河道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新环境,为全镇银杏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南方+记者 唐音

通讯员 何林军  宋德坤

编辑 杨韬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