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晚,电白原创舞台剧《沉香缘》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演出受到了观众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近日,该剧导演胡康健与主演黄英兰、曾俊杰等参演人员回到了电白,与家人、朋友们分享了这次演出中收获的喜悦与感触。
“我们的原创作品在外地出演,展现的是电白的文化风采,能有这样的反馈,很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人。”谈起这次演出,胡康健眼中泛出了感动的泪花。
今年,电白策划推出地方原创舞台剧《沉香缘》,以冼夫人、沉香、疍家、海洋等电白响当当的文化符号为内核,以情景剧形式让传统文化连接古今,多角度展现电白文化魅力和民俗风情,展现电白城市形象、讲述电白故事。
近日,笔者走访该剧原创团队,了解该剧从策划创作到排练出演的背后故事,以及其推广电白文化的深刻用意。
深挖历史文化资源
用艺术手法创作呈现
本周,从北京归来的胡康健已回到他所任教的电白高级中学,重新投入到音乐、舞蹈的教学中。舞台剧的顺利出演,让他迎来了亲朋好友与同事学生的祝贺。
在分享喜悦的同时,胡康健在回忆起上周演出,自己内心的情绪却是犹如坐过山车般跌宕起伏。
“这是我首次策划这种上百人的舞台剧,而且去到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这样的艺术殿堂去展现电白的文化,里面的内容和演出的效果能否获得观众的认可曾让我十分忐忑。”胡康健说,近年来电白不断探索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鼓励本土艺术从业者深挖电白历史文化,创作相关艺术作品,提升电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电白吸引外界投资、发展的目光,舞台剧《沉香缘》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6月,电白组织发动一批本土艺术从业者,以本土的沉香文化、疍家文化、冼夫人文化等为主题,创作一部舞台剧,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宣传推介电白。在电白区委宣传部的发动下,胡康健开始创作舞台剧《沉香缘》的剧本。
电白是“中国沉香之乡”“中国建筑之乡”,还有引人入胜的南海风光以及源远流长的岭南疍家文化与冼夫人文化。如何串联起这些文化主题,用舞台剧去呈现?
为此,胡康健开始翻阅有关电白历史文化等相关古籍、文献,梳理出一条故事主线,经过几个月时间的不断打磨,为剧本定下了“月圆之夜、冼夫人传奇”“沉香馥郁、月夜思乡”“山海同色、共唱新歌”“疍家风情、丰收渔歌”四个篇章。
胡康健介绍,舞台剧以冼夫人在梁武帝时期进贡沉香、推动民族团结、在月圆之夜练兵思乡作开篇,过渡到杨贵妃在宫廷中品鉴电白沉香、思念亲人,再到冼夫人与杨贵妃穿越至现代,来到电白沉香丰收节晚会,与现代人共话古今变迁,用艺术创作的手法,讲述电白源远流长的沉香文化以及世代传承与延续的冼夫人文化。
丰富多彩的内容获得了观演群众的认可,北京市民朴先生在观演后表示,能够以舞台剧这种形式去展示沉香文化和民族精神,可以很好地提高大家的文化自信。北京市民于先生认为,舞台剧融入了电白沉香这一土特产,对当地的沉香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影响。
“舞台剧《沉香缘》将观众带入一个古色古香、充满梦幻色彩的历史场景中,不仅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如冼夫人文化、沉香文化和疍家文化,深刻展现了文化传承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繁荣的重要性。”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副会长李迅说。
舞台剧《沉香缘》实现了文化输出的意义颇深,收到观众反馈后,胡康健感慨道,第一次能用舞台剧去展现电白传统文化魅力和电白特色民俗文化,收到观众的反馈后,也给了他往后创作电白文化题材的作品很大的信心。
每日排练打磨细节
用汗水换来精彩演绎
在电白高级中学,舞蹈排练室是胡康健平日上课的地方,也是过去几个月里舞台剧《沉香缘》的排练室。在过去的几个月,80余人的演员团队在此挥洒汗水,坚持每日都排练,细抠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打磨优化每一个细节,为舞台上的演绎做好充足的准备。
剧中冼夫人的扮演者黄英兰,是沙琅镇中心小学的音乐老师。几个月来,她利用课余时间,一个人自驾驱车50多公里来到电白高级中学,风雨无阻地参与排练。
“能获得这样的参演机会实属不易,一开始也担心无法胜任。后来在胡导的一直劝说下,看到那么多人为这个剧努力,本着为推广家乡文化作贡献的初心,我答应下来,出演剧中冼夫人的角色。”黄英兰说,加入舞台剧《沉香缘》以来,感触颇多。
音乐、舞蹈专业出身的黄英兰,眼神坚毅,身上有着一股干练的气质。胡康健在选角的时候,也是因为这股与冼夫人相似的“英气”,将她作为出演冼夫人的不二人选。
胡康健说,“黄老师整体的外貌气质十分匹配冼夫人的巾帼英雄的形象,在排练过程中,她的努力与坚持也让我觉得能选到她十分幸运。”
加入舞台剧团队以来,黄英兰克服身体不适、路程遥远等种种不利因素,坚持参加排练,不断打磨表演细节,与团队同甘共苦,直至舞台剧的顺利出演。
“不只是我在努力,团队里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尝试舞台剧,每个人每天都在努力,为这部舞台剧贡献自己的力量。”黄英兰说,能与大家一起为推广电白文化出力,自己从中也受到不少感染。
胡康健表示,许多主演同样是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参与到舞台剧创作、排练中来,电白高级中学等学校的高一级、高二级舞蹈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刻苦排练,整个团队的努力让他感动不已。
剧中冯宝、阿海两个角色的饰演者曾俊杰表示,剧中他的台词内容比较多,自己也是与大家一起反复排练,在团队的支持下,也是不断挑战自己,克服种种障碍,最终顺利完成了自己第一次舞台剧的演绎。
辛勤排练的汗水最终换来满堂喝彩,舞台剧在北京上演的当天,现场观众回给了这群演员热烈的掌声与呼声。演出结束后,一众演员热泪盈眶,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回报,表示数个月的努力换来这一刻,太值了。
“回来之后,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大家在排练、演出种种困难的时候,感谢大家能够为这个剧尽心尽力。”胡康健说,不只是自己第一次尝试舞台剧,演员们很多也是第一次出演舞台剧,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完成这个作品,也对自己日后再开展这样的创作是一种激励,希望未来我们还能创作、出演更好的作品。
惊艳亮相北京剧院
向北京市民发出电白邀约
11月30日,电白区文艺演出团进京演出工作调度会召开,全面梳理舞台剧《沉香缘》演出筹备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进京演出顺利圆满。
“此次进京演出是展示电白区文化艺术风采、提升地方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契机。”会上,电白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亮鼓励全体演职人员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状态,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节目质量,以最佳的姿态登上首都舞台,向全国观众呈现一场具有电白特色、彰显电白魅力的文艺盛宴。
“创作出作品好,我们需要好的平台去展示。”胡康健表示,舞台剧《沉香缘》首次上演是在今年电白区中秋晚会,此次能够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是一次尤为珍贵的机会。
舞台剧《沉香缘》在电白首演后,电白区委宣传部与舞台剧《沉香缘》导演组进京寻找演出地点,在更好更大的平台展示电白,推动该剧走出电白,走向全国。
胡康健表示,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是一座拥有高技术含量的演出场所,一般为京剧、昆剧等传统戏曲出演提供舞台,少有舞台剧可以来到剧院演出。
我们当时与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相关负责人沟通时,表明了《沉香缘》是一部展现电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舞台剧,旨以艺术作品对外宣传推广电白。
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相关负责人了解过后,欣然同意了舞台剧《沉香缘》来剧院演出,也希望能助力电白文化“走出去”,被更多人熟知。
胡康健说,“我们的出发点很纯粹,因此剧院也很支持我们,给我们调来灯光等许多舞台剧适用的专业设施。”
有了这样的平台助力,加上演出前的大力宣传。在北京演出的当天,舞台剧的票房也出乎了包括胡康健在内整个演员团队的意料。
演出前一天,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相关负责人打电话给胡康健,说舞台剧《沉香缘》票房高涨,许多的人打电话来问是否还有余票。
一票难求的情况让胡康健始料未及。“我一开始已经做好心理建设,因为电白可能在北京的知名度没那么高,票房也可能不会太高,没想到这种形式的舞台剧在北京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兴趣。”
票房的高涨也让整个团队增添了底气,演出当晚,演出人员精神饱满,用精彩的演绎征服了现场的观众。舞台谢幕时,整个演出团队集体上台接受观众的鼓掌欢呼。那一幕,黄英兰记忆犹新,面对全场的欢呼,她也向观众喊出“欢迎来电白品香看海”的诚挚邀约,这样的互动让她久久不能忘怀。她说这次能在北京推广家乡的文化,自己感到十分荣幸。
谢幕的时候,胡康健也备受触动,包含热泪的他走上舞台,与演员们相互拥抱,放下此前的担忧,尽情享受着这一美妙的时刻。
(视评|为什么说舞台剧《沉香缘》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事件,时长共1分57秒)
视评|为什么说舞台剧《沉香缘》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事件
撰文:苏斯铭 通讯员 陈代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