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英德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约见市长活动座谈会,人大代表围绕英德高质量发展、民生实事落实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询问。英德市委副书记、市长翟永鸣率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代表面对面座谈,现场回应相关问题,认真讲解各项工作推进现状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会上,人大代表分别就群众普遍关心的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国道G358线及观音山隧道建设、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护林队伍建设、特色农业发展思路措施,以及英西片区文旅产业发展等工作进行了提问,市长和分管副市长现场逐一详细解答。
翟永鸣表示,英德人大代表约见市长活动已连续开展10年,对于监督政府及有关部门改进工作、推动落实,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024年,英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人大代表,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主动作为,深入企业和重大项目一线,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英德建设、十件民生实事等年度重点工作进行深度调研,累计提出了74条意见建议,有力推动政府各项工作高效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人大的有力监督和积极支持。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市政府将坚持“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原则,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的民生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人大工作,希望人大代表们能够继续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成为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英德发展出智出力,共同谱写英德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英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子匹表示,约见市长活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本次约见市长活动聚焦民生与发展,代表们积极建言,市政府及部门详细回应,展现了政府与代表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希望市政府继续聚焦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盼,以更加务实高效的举措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聚焦目标任务及短板弱项,以更大力度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聚焦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以更高的站位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不断地增强办理实效;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英德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更多智慧和力量。
代表问政焦点
职校原址改建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计划2025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英德市人大代表林先柏:近年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日益紧张,2024年在现有市区初中学位饱和的情况下,市八中已经安排517名七年级新生到市职校上课。据市教育局预测,2025年市区学位需求进入峰值,将新增1000个初中学位需求,此外居住人口最为密集的城西片区小学缺少约1700个学位。请问市政府有什么措施增加学位供给,确保市区2025年秋季义务教育招生平稳,保障学生受教育公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英德市委副书记、市长翟永鸣:近年来,英德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基础设施布局,近三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5亿元用于学校项目建设,优先统筹安排债券资金用于增加学位供给建设,推动市九小等一批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顺利落地,不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努力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为有效缓解市区学位紧张问题,市政府坚持规划先行,积极谋划推进市职校迁建及原址改建为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目前项目完成总进度40%,计划2025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可实现市区新增公办初中学位1500个、小学学位3000个。接下来,市政府将结合市区学位供给现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市职校迁建及原址改造为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进一步缓解城西区域义务教育学位不足的压力,有效促进市区教育教学资源均衡配置。
力争G358线英城至浛洸段明年12月底前通车
英德市人大代表朱伟波:为畅通市区至英西、英德北部交通大动脉,构建英德新发展格局,英德举全市之力实施G358线英城至浛洸段改建工程及观音山隧道拓宽工程,这是英德的重点民生项目,是全市人民十分关心关注的一件大事,更是当地人民群众民生福祉!请问目前这两项工程进展如何,市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确保这两项工程如期推进?G358线及观音山隧道将在何时竣工通车?
英德市委常委、副市长廖永坚:自2022年6月16日国道G358线英城至浛洸段改建工程正式动工以来,市政府全力以赴克服征地难、指标缺、资金缺口大等困难,扎实推动项目按时推进,切实做到民之所向、政有所为。截至12月2日,英城至浛洸段29.656公里已全面动工兴建,主体工程已完成约68.2%。接下来,市政府将强化组织领导,倒排工期,统筹推进项目征地拆迁、管线迁改工作,想方设法解决项目用地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增加人力、机械投入,同时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全力朝着2025年12月底前建成通车的建设目标冲刺。
此外,市政府将统筹用好省级地方专项债券资金,大力推动观音山隧道项目加快建设,确保项目在2025年底前完工。
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优化营商环境
英德市人大代表郑亚莉:广德园、高新区是英德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引擎,当前英德市全力抓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但目前两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不高、专精特新企业少,链主企业不多,请问市政府在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培育新质生产力、承接大湾区外溢企业产业、助力园区发展壮大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英德市副市长袁城俊:今年以来,英德市政府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持续落实广清营商环境一体化工作要求,对标大湾区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做大做强园区产业平台,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高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2%、31.5%。
接下来,英德将严格落实优化政务营商环境三项制度,强化“跑腿”服务机制,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持续优化投资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培育,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提高园区承载力,打造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对大湾区外溢企业的吸引力。
在约见活动现场,陈小燕、陈定秋、彭桂武、罗彩娇、黎水清等人大代表还就校园食品安全、绿美生态建设林长制工作、西牛麻竹笋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N”个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文旅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7个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进行深入询问,提出意见建议。在场的英德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逐一回应、耐心解答,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具体措施。
南方+记者 焦莹
通讯员 英人大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