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雷阳其光。
天南重地,师道宏昌。
高山仰止峙斯楼,弘文励教式南邦……”
祥辉熠熠 盛会开启
12月14日
值此岭南师范学院师范教育
120周年发展大会来临之际
岭南师范学院校歌《师道之光》正式发布!
在校长阳爱民、党委副书记林晓敏的亲自部署推动下,学校党委宣传部会同音舞、文传等学院,在全校范围内组建校歌创作团队。从10月初启动,历时两个多月,反复打磨完善。在此过程中,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坤章多次组织团队成员进行讨论,集中大家智慧力量完成了校歌的调研、作词、作曲、编曲、演唱、录制、MV拍摄等过程,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最后审定通过。
校歌歌名《师道之光》。歌词分为3个章节,总共90个字,第一节主要讲述的是学校的历史渊源、深厚文脉、师道精神、办学地位和影响;第二章节描写学校英才汇聚、红色铸魂、创新强校、人才辈出;第三章节主要讲传承弘扬师道精神和校训精神,表达坚守初心、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信心决心。校歌词曲力求彰显岭师悠久历史、深厚底蕴、办学特色和价值追求,激励广大岭师人沐光前行、团结奋斗、勇创未来。
“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精神的诗意表达,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底蕴,彰显着学校的价值追求,是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标识,能够进一步增强学校师生和校友的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阳爱民指出,岭南师范学院师范教育120年来,一代代岭师人扎根岭南大地,抱着“为国家民族效命”的理想信念,作育菁莪、栽培师资,研究学问、传播新知,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接续谱写教育报国的时代华章,不断推进办学事业创新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崇德、博雅、弘志、信勇”的优质人才,是岭师宝贵的精神财富。值此重要里程碑时刻,学校创作发布校歌《师道之光》,将学校的文化传统、精神内核、理念追求凝练为校歌,具有特殊的意义。
“初心如磐传薪火,砥砺奋进铸华章。”阳爱民希望,广大师生和校友将新校歌内化为强师报国的信念追求,在新校歌传唱中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感悟岭师的昂扬精神,奋发进取、勇毅前行,不断推动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岭南师范学院校歌MV,在这里!
点击观看
视频|岭南师范学院校歌《师道之光》MV
图|岭南师范学院校歌《师道之光》曲谱
歌词释义
日出东方,雷阳其光。
《府书院记》中记载:“东方之气主雷,为雷阳者,向明之象,所谓太白在东方,乘明而出阳是也。”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整句歌词既点明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雷阳书院,也寓意学校沿着光明的道路阔步前行,办学事业蒸蒸日上。
天南重地,师道宏昌。
天南重地,点明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特指雷州半岛。雷州府(包括赤坎、遂溪、海康等地)历来为环北部湾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航运中心,素被称为天南重地。
学校自1904年开设师范科教育至今已120年,一直致力于“作育菁莪、栽培师资”,积淀了“经师人师、言教身教、文运宏开、泽被后世”的师道文化,形成了学校“百年师范、人文昌明,书院精神、高山仰止”的蔚然气象,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两代师德一起抓、两代师魂同锤炼”的精神源流。
高山仰止峙斯楼,
弘文励教式南邦。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表示对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峙,屹立;耸立。斯楼,这座楼,也代指高地。大学不仅要大师,也要大楼,把“巢”筑好才能引得“凤凰”来;同时更表达对创办一流大学的理想追求。“高山仰止峙斯楼”语出岭南师范学院前身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35年校歌,在这里引用以致敬传承。
弘文励教,弘文意为坚持真理,传承文明,励教意为坚守教育初心,勤教力学、立己树人、传播薪火、泽流漫衍,体现了我校厚重办学底蕴和文化自信。式南邦,成为岭南大地的典范,正所谓“岭南一流、师范先锋。”语出陈乔森山长为雷阳书院所题的楹联“守道重醇儒经师人师文运宏开钦北斗,立名遵先哲言教身教士风丕变式南邦”。
英才荟萃,日新图强。
此句形容众多才华出众、志同道合的人汇聚在岭南师范学院,抱持“为国家民族效命”的强烈家国情怀,潜心研究学问、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以竞争之心、图强之志、创新之举,推动创新强校事业不断发展。
士气云蒸,科教益彰。
士气云蒸,语出陈乔森山长为雷阳书院所题的楹联“士气云蒸,伫听雷声从地起;文澜海涌,行看湖水一时平。”借此表达学校人才辈出、蒸蒸日上的办学愿景,学校人才培养的成效和规格。
科教益彰,此句意指学校坚守师范教育不动摇,同时大力发展非师范教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努力做强“新师范”,做优“新工科”,做特“新文科”,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以高水平办学成果支撑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岭师贡献。
赓续血脉育栋梁,
春华秋实满庭芳。
赓续血脉育栋梁,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丰厚红色底蕴的师范院校,曾走出谭平山、黄学增等200多名红色校史人物。学校将赓续红色血脉与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春华秋实满庭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此句意指学校办学发展历程像树一样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带来满院芳香。多年来,一代代岭师人自强不息、迎难而上、追求卓越,收获了累累硕果,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影响不断增强,迄今已培养30多万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
崇德博雅,至善至刚。
弘志信勇,挺膺担当。
崇德、博雅、弘志、信勇,为岭南师范学院校训,意指学校师生具有崇高理想、健全人格、渊博学识、高雅志趣、出众才干和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的精神。
至善至刚、挺膺担当,寄寓师生涵养追求卓越、刚毅诚朴之气,勇敢承担社会责任和时代重任,在推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担当作为。这两句歌词将校训精神融入“大学之道”和为学为人之道,契合党和国家对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追求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初心如磐薪火传,
砥砺奋进铸华章。
初心,是“为国家民族效命”的报国初心,也是“作育菁莪、栽培师资”的师范初心,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多年来,一代代岭师人扎根岭南大地办学,用实际行动接续谱写了一曲教育报国的弦歌。新时代新征程,岭南师范学院将继续坚守办学初心、传播教育薪火,不忘育人使命,培育时代英才,砥砺前行、奋发进取,不断推进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力量。
让我们一起唱响校歌
将此歌内化为强师报国的信念追求
凝聚起爱校 荣校 兴校 强校之情
沐光前行 团结奋斗 勇创未来
END
出品|党委宣传部
作词丨集体
作曲丨集体
演唱丨集体
鸣谢丨校内各二级单位 创作参演师生 湛江沸点影视
文字|林春龙 孔金怡 廖紫嫣 郑睿 李云蔚
编辑|梁颖诗 李云蔚
责编|张少华 赵宇清 李云蔚
审核|郭莉敏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一起歌唱《师道之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