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中国裁员,涉及大众化妆品部

南方+

近期,欧莱雅中国传出裁员消息。

有小红书博主爆料,称欧莱雅中国正在裁员,同时,评论区有多个网友表示,欧莱雅中国大众化妆品部门(Consumer Product Division,即cpd部门)陆续在裁员。

小红书截图

针对上述消息,南方+记者向欧莱雅中国求证,截至发稿前未有正式回应。

分析者指出,欧莱雅作为第一大化妆品集团,在中国市场也一直遥遥领先,产品力、品牌力均毋庸置疑。但面对国产品牌的高性价比,以及营销疲软,消费降级等多重因素,企业自身原本没被看见的一些短板也被暴露出来,比如对于老客的维护,线下线上的权益和多渠道权益的统一,以及门店销售人员的服务等等。

再有,KPI压力之下,欧莱雅集团下各个品牌也开始互卷,导致彼此战略不一致,步调不统一。

例如今年,为硬刚国货品牌韩束的“红蛮腰”系列,欧莱雅内含王牌抗衰成分波色因的“小蜜罐”,一罐优惠价低至300多元,这一价格直接将集团旗下主打波色因成分、千元级别的赫莲娜品牌置于尴尬境地,有消费者直言同样的钱不如去医美机构,直接弃用赫莲娜。

据悉,尽管有关裁员的具体细节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化妆品生意难做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降本增效自然也成了外资巨头“过冬”的常规动作。

今年以来,外资化妆品集团裁员的消息从年头持续到了年尾,2024年堪称行业的“‘裁员’广进年”。

今年2月,雅诗兰黛率先传出裁员消息,涉及面约3%-5%,随后,资生堂为日本员工提供的提前退休方案流传出来。

进入3月,更大一波裁员消息来自联合利华,全球裁员7500人,约占全球员工总数5.9%,其中欧洲裁员3000至3200人。最新消息是,联合利华欧洲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在欧洲的裁员人数比最初预期的少了约1500人,并为其即将剥离的冰淇淋业务雇佣了约1000名主要受到成本削减计划影响的人。

8月,丝芙兰确认将在中国裁减120名员工,约占中国市场全体员工的3%。

各大集团在中国区业绩下滑,2024年三季度财报中,欧莱雅、宝洁、资生堂等都点名中国本土市场和海南免税市场的拖累,并提及中国化妆品市场消费疲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10月化妆品零售额,除了10月受益于“双11”活动大涨40%之外,已连续4个月(6月-9月)下滑,其中6月跌幅最大达到14.60%。

前10月,化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为3%,低于大盘的3.5%。

南方+记者 李劼

编辑 马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