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流转。惠州,以自信的姿态迎接2025的到来。
对惠州而言,2024年是充满战略机遇的一年,也是全面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一年。
今年,一系列政策红利接踵而至,为这座城市勾勒出更为清晰的发展蓝图。“全球石化产业高地”“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这些雄心勃勃的战略定位让惠州站上更高的起点。
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关注宏大的产业版图,也需要关心一件件民生实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惠州这座万亿工业大市坚持稳中求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给市民带来新的福祉。
2024的阳光,洒在南海的波涛上,也映在东江的浪花里。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惠州再一次以坚定的步伐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政策红利
勾勒惠州高质量发展蓝图
2024年,惠州收到了不少政策大“红包”。
今年7月,广东发布《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为惠州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蓝图,赋予惠州“全球石化产业高地”“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标杆”“开放包容现代品质城市”四个战略定位。
蓝图已经绘就,惠州随即出台更多实际的“施工图”。
今年10月,惠州出台“1+4+N”实施方案,即1个总体方案、4个战略定位子方案、N个配套行动方案。总体方案量化细化惠州2027年、2035年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出34条任务举措;4个战略定位子方案从细分产业入手,进一步增强方案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一揽子”任务措施,表明了惠州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到2027年,惠州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新增长极作用更加凸显,基本建成具有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的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惠州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立完善,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内涵进一步彰显。
当下,摊开广东地图,位于惠州境内的南昆山和罗浮山这两处绿色地标格外显眼。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委决定规划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下称“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将其作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
近日,广东出台《关于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意见》,从总体要求、实施范围、具体举措、要素保障、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16个细则,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提供了系统性、全方位的政策指引。
一幅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在惠州徐徐展开。未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将建设最美旅游公路,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花园、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岭南特色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地,探索一条区域协同、城乡融合的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产业发展
多点突破迈向更高目标
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将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工业依旧是支撑惠州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今年1-10月,惠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其中,工业生产增势稳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07.61亿元,同比增长9.3%。“2+1”产业中,电子行业增长11.7%;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长19.7%。外贸进出口持续较快增长,同比增长16.4%。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惠州这座万亿工业大市坚持稳中求进。今年以来,惠州推动支柱产业强链壮群,着力夯实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两大支柱产业集群领先地位。
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实现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2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大亚湾开发区连续6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名,在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加持下,规模效应将进一步释放。同时,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的建设也不断取得新突破,石化产业形成“南北联动”发展新局面。
在今年巴黎奥运会上,一系列高品质“惠州制造”频频出镜。其中,超过50块LED显示大屏由惠州市艾比森光电有限公司提供,为奥运会开幕式、体育馆、户外球迷观赛区等地提供实时显示功能。
当前,广佛惠三地正聚力打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作为惠州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的主要阵地,仲恺高新区集聚了TCL王牌、旭硝子显示、TCL华星、茂佳科技、华显光电、康冠等64家规上企业,去年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实现规上总产值865亿元。
产业集群并进发力,凸显了惠州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依托超高清视频产业基础优势,“仲恺品牌”“仲恺制造”正在抢占全球客厅。
交通建设
助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要想富,先修路。
日前,莞惠城际铁路小金口至惠州北段项目(下称“莞惠城际北延线”)正在紧张施工中。莞惠城际北延线项目线路起于莞惠城际小金口站,沿途经惠城区小金口街道,并行赣深高铁后引入惠州北站,项目建成后,将与赣深高铁实现无缝衔接。今后,从惠州北站乘坐莞惠城际,市民便可前往惠州市区、东莞、广州、佛山、肇庆等地。
以轨道串联城市,惠州由内向外打开发展大通道,助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早在今年5月,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与莞惠、佛肇城际串联贯通。惠州、东莞、广州、佛山、肇庆五座城市实现“一线”贯通。
如今,从惠州市区搭乘高铁,30分钟可达深圳,1小时便可直通广州与香港。自去年广汕高铁开通运营后,惠州新增罗浮山站、博罗站、惠州南站、惠东站4个高铁站,成为广东高铁最多的地级市。
东江之上,两只天鹅“相吻”,这是惠州未来的新地标——鹅城大桥。今年11月,鹅城大桥及引道工程建设项目东引桥完成最后一块浇筑,鹅城大桥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东西引桥实现合龙,大桥通车在即。
鹅城大桥建成通车后,将成为惠州市区第七座跨东江大桥。鹅城大桥起点顺接惠州大道,主线下穿菊花路,途经期湖塘路,跨东江后,沿规划同福路向东,终点为江东一号路,大桥通车后将有效缓解东江大桥的交通压力,成为联动东江两岸惠民兴业的新动脉。
文旅新貌
绘制“沿海绿城”新画卷
旅游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更是展示城市魅力和吸引力的重要窗口。
国庆假期,惠东全县共接待游客8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44876万元。其中,滨海片区迎来了客流高峰,接待游客64.99万人次,乡村片区也不逊色,共接待游客21.31万人次。
今年8月,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惠州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名册》。惠东县新增了3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均处于位于山区的白盆珠镇境内,包括白马易吉旅游景区、栖野·绿石河谷旅游景区和横江贸宝旅游景区。
这些新晋景区,依托天然温泉、山野河畔等自然景观,和三官坑窑址等文化遗址,将文化特色与休闲、观光、旅游集于一体,备受旅游市场喜爱。
在龙门县,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省道S254(龙门段)改建工程正式开工。工程起于广河高速永汉出口,止于莲塘村,途经麻榨、永汉两镇十村,改建后将成为连接南昆山与罗浮山的重要纽带,串联主要风景区、度假区和美丽乡村,辐射沿线乡镇和经济节点。
在文化活动方面,惠州也不乏亮点。今年10月,惠阳大剧院灯光璀璨、高朋满座,一首《我的吉他》拉开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吉他文化艺术展演开幕式的帷幕,来自不同城市的乐队及歌手同台演出,以歌声唱响粤港澳大湾区吉他文化的无限活力。
东江之畔的惠州市惠城区,是东坡先生跌宕起伏之生命旅程的重要一站。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眉山市,是苏东坡生活了25年的故乡。
东坡千年文脉牵线。今年,惠州市惠城区与眉山市东坡区正式结对,组成“城市CP”开展联动宣传。以东坡文化为纽带,两地共同致力挖掘和传承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实现两地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联动宣传,解锁跨区域联动传播的新模式,构建起东坡文化的“双城记”。
民生改善
聚焦“小切口”办好“大实事”
民生福祉有“温度”,幸福生活才更有“质感”。今年,惠州在义诊活动、教师职称评审、无障碍设施建设、公园绿地建设等多个方面发力,用实际行动为市民解难题、增福祉。
今年8月,“健康夜市”在丰湖书院开市。当月的每个周末,“健康夜市”现场都有名中医免费义诊,活动现场设置了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养生体验区,更开展了急救科普活动。喝一杯中医养生茶、尝一口药膳包点、做一次中医推拿,市民可以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魅力。
在教育领域,惠州教师职称评审迎来重大改革。在惠州农村中小学校教学一线累计工作满30年,且现仍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10年的教师将可直接申报高级教师。
新政策优化教育评价体系,让扎根农村的教师发展有空间、晋升有通道、事业有奔头。新政策鼓励和吸引中小学教师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有望激活乡村教师队伍的“一池春水”。
对残疾人的关爱,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今年8月,惠城区江北市民服务中心的十字路口设立了智能过街音响装置。当装有相应客户端的手机靠近时,该装置可自动触发提醒功能,帮助视障人群安全独立地过马路。
此外,今年年初,惠州市64台公交车安装了无障碍公交导乘系统,涵盖7路、14路、20路、27路、38路这5条公交线路。目前,惠州市1200台公交车已安装基础导乘电子标识。
公园是宜居的代名词。今年年底,惠州市地名文化公园将正式向市民开放。这座位于惠城区演达大道边上的公园,将为市民提供一个集文化探索、休闲放松于一体的高品质公共空间,成为惠州新的文化地标。
相关阅读:
撰文:南方+见习记者 张国威
摄影:南方+记者 王昌辉 梁维春
统筹:刘光明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