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输电量增加10倍,肇庆这条东西能源“大动脉”全线贯通

南方+

进入12月,肇庆高要,位于西江边的山岗上,南方电网广东肇庆供电局工作人员正和施工方进行着又一次的施工安全交底,“江面风大,作业难度大,一定要将安全放在首位”。工人们迎着北风,娴熟地系好安全带,备齐安装零件和工具准备跨江作业,做最后冲刺工作。一辆辆大型牵张机发出轰鸣,缓缓拉起电缆向江心移动。

12月5日,500千伏茂名博贺电厂3、4号机组接入系统工程(肇庆段)全线导线贯通,标志着梧罗Ⅰ线(肇庆段)拆旧建新工作进入尾声。未来,随着项目投产,大西南每年将向珠三角地区输送电量约170亿千瓦时,满足73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供电可靠性。

500千伏茂名博贺电厂3、4号机组接入系统工程肇庆段与佛山段联通。

31年前完工投产的梧罗Ⅰ线是首条由广西至广东的西电东送超高压输电线路,从梧州穿过肇庆到达佛山。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用电需求也随之增加,过去的线路已经无法满足大容量的输电需要。今年2月,梧罗Ⅰ线(肇庆段)拆旧建新工程启动。

拆旧建新完成后,同塔双回线路将取代原来单回线路,每日输电量可由此前90万千瓦时扩大至1000万千瓦时。

作为广东省重大能源电力建设项目,500千伏茂名博贺电厂3、4号机组接入系统工程横跨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5座城市,线路长达350公里。其中,肇庆段是500千伏云城至罗洞单回线路改建为同塔双回线路工程,新建线路长度约65公里,新建铁塔152基,全部塔位坐落于高要区。

作为工程中唯一跨越重要河流干系的区段,跨越西江段是肇庆段整条线路中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施工点。“跨越西江的塔间档距超过1.1公里,江面跨度大、风力大,附件安装安全风险高,这些都给我们的施工增加了许多难度。”肇庆供电局基建部项目经理欧伟镭介绍。

施工人员在导线上进行附件安装。

要想在江面上架线,就不得不对西江进行封航。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封航对西江河运的影响,肇庆供电局抓住西江金马大桥段有限的封航窗口期,通过精心策划、合理倒排工期、增加作业点面持续攻坚,仅用10天便完成跨越西江段的全部施工。

“跨江架线风险高、危险系数高,我们做了全面的防护措施,配备了相应的救护人员、急救设备、防溺水设备,最大程度保证施工安全。”欧伟镭说。

施工人员在西江航道上空走线作业。

30年前曾参与梧罗Ⅰ线工程建设的曾文枢是此次监管拆旧建新工作的主力,他见证了这条线路的华丽蝶变。在他看来,目前机械化施工程度越来越高,较30年前投入的人力大为减少。“以前是骡队运输材料,抱杆组塔,人工走线验收;现在是汽车、无人机运输材料,吊车组塔,无人机三维数字验收。”

机械化施工、优化施工流程,使得该项目工程建设步上“快车道”。同规模的工程往往需要耗时2至3年才能完成,而该项目仅用时10个月就建成投产,再次刷新了肇庆供电局500千伏大型工程的最短建设工期。

“工程建设快不快,青赔协调是关键环节。”负责该项目占地青赔的肇庆高要供电局青赔负责人杨火华介绍道,“该工程线路经过的地方多为鱼塘、虾塘、鸭场、绿化苗圃场以及城区,属地征地青赔数量众多,工作难度为历年之最。”

青赔小组与村民前往现场协调征地补偿。

为了做好工程占地青赔工作,肇庆高要供电局成立工程项目专班,投入30余人参与属地征地青赔、谈判。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签领青赔攻坚任务,实行挂点督办、挂图作战、对表推进,发挥政企联动作用,全力破解属地工作难题。

同时,为尽可能减少工程用地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影响,部分线路特意做了“让道”处理。过去,梧罗Ⅰ线穿过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等临近区域,如今,新建成的线路选择从山上“绕道”,给学校腾出更大发展空间。

“博贺电厂3、4号机组项目接入系统工程投产后,将成为博贺电厂3、4号机组电力送出通道,满足博贺电厂3、4号机组及粤西地区海上风电电力外送需求,保障珠西北片区电力供应,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负荷高速发展的需求。”肇庆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刘宇恒 记者 刘亮

设计:招凤仪

图源:南方电网广东肇庆供电局

编辑 唐锦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